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我国装备制造业需融入全球价值链

2012-12-11 11:154040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装备制造业发展明显加快,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前列。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等问题依然突出。近几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迅速壮大,极大的带动了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的制造能力的提高,掌握了一批先进技术,形成了一批优势产品。但是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自主设计水平不高,核心关键技术仍掌握在外方手中,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于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制造。

  结合世界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以及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和各企业的现实状况,提升竞争力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立足于全球价值链视野,探索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和力争占领全球制造价值高端的对策;二是立足于全国区域布局视野,探索我国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的主要思路;三是立足于组织要素协调联动视野,探索我国装备制造业各组织要素及利益相关方协调和联动的体制机制改革机理。

  1、我国装备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面临的形势。目前,世界装备制造业正在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战略调整和价值重组,跨国企业正沿着全球价值链进行国际再分工,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三个分布不对称的价值链环节在全球范围内逐渐产生分化。

  一是“大脑产业”与“躯体产业”的分离。在装备制造业价值链环节,我们常把“创意设计、技术研发、销售服务和品牌经营”等依赖于知识、信息和技术要素的价值环节比作“大脑产业”,而把“生产制造、组装加工”等价值环节比作“躯体产业”。当今世界装备制造业中“大脑产业”和“躯体产业”的相互分离已经成为最基本趋势,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通过价值链拆分和转移来占领高端的“大脑”领域,而发展中国家只能进行简单的加工组装等“躯体”领域以获取低额价值。

  二是“品牌运营”与“产品制造”的分离。随着发展中国家“贴牌制造”和外包加工等形式日趋流行,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内“做品牌”和“做产品”的价值链分离也产生了,尤其是不少著名跨国企业(如IBM)甚至将其原本具备较大优势的制造环节出售,其实质也是沿着制造价值链高端方向发展,因为优秀品牌是高端价值链的凝结与集成。

  三是“国内研创”与“国外生产”的分离。国际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分离也体现在空间范围上,跨国企业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或某一区域,而是将全球作为一个完整的市场网络格局,把创意设计、技术研发和销售服务等核心价值环节牢牢地掌握在总部,而将加工制造和组装维修等环节外包出去,以完善其全球价值链网的战略布局。

 
 
|||

  2、我国装备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定位。我国装备制造业在总体上已经融入了全球价值链体系,但位置还处在中低端部分关键行业(如煤电、光伏设备)已经占领了价值高端;未来通过自主创新和品牌经营来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是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3、我国装备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基本路径。从全球价值链特征来看,我们认为,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进发主要有创意思维力、设计研发力、品牌服务力和智能制造力等四大力量,其中,创意思维力是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灵感和冲动,这是所有高端制造出现的基础和原始动力;设计研发力就是以工程设计方案和技术发明创新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核心和关键;品牌服务力就是指高端制造在市场化和产业化之后跃升成为持久的品牌和服务享受,甚至成为一种价值文化等,这是目标和结果;而智能制造力则是成就高端制造的途径和手段。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和向高端发展常常受到以上四种能力缺失制约,沿着“先嵌入接巩固再高端后占领”的发展思路,结合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历程,我们总结了我国装备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一条基本路径,即“仿牌加工贴牌生产创牌销售名牌服务”。在初始阶段,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多进行简单加工制造,最常见的是来料加工和订单加工,此时产品基本上没有品牌标识,但这个加工带来了熟练工人和工序,明显地提升了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在利益不自主诱惑下部分企业家的品牌意识开始觉醒,陆续有了“冒牌”、“仿牌”的生产制造行为。在发展阶段,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以成本、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成为了“工厂”,在订单合同贸易模式下成为某些品牌的“生产基地”,这个“贴牌生产”标志着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真正地融入了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来,也带来了“品牌意识”和“价值高端”在企业家群体中的普及。在腾飞阶段,我国装备制造企业通过“设计研发”和“自主创新”开始了自有品牌的创建,其通过销售网络优化和服务质量提升来满足客户并逐渐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这是一个最为艰难和关键的时期,也是国际竞争最为激烈和残酷的聚集期。在成熟阶段,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已经有了市场高度认同的“世界名牌”,其重点在于维护和经营好“名牌”,并通过全球战略调整和资源配置开始新一轮的全球价值链体系布局。

  我国装备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基本路径具有普遍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装备企业都必须严格地遵循着这一路径,企业可以而且应该从自身发展战略、要素资源和内外环境出发选择某一切入点来融入,如技术研发能力突出的装备制造企业可以跳跃前两个阶段,大型国有装备制造名牌企业可以直接开展“名牌服务”全球布局,坚定地“走出去”。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