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部:国际经济复苏短期可能性不大
- 发布日期:2009-08-13 啤酒工业信息网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十二日表示,国际经济短期内复苏的可能性不大。由于中国扩大内需在短期内还将受诸多因素制约,很难弥补外需大幅萎缩带来的影响,因此还将进一步稳定外需。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着眼,亦会更加注重结构调整。
在今天此间国新办举行的记者会上,傅自应表示,在金融危机的困难环境下,今年中国外贸总额有希望保持在两万亿美元左右。据知,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外贸累计进出口总值超过一点一四万亿美元,同比下降百分之二十二点七。二00八年中国外贸总值为二点五六万亿美元。
傅自应说,中国外贸下降不是孤立事件,全球贸易都在下降,相对而言,中国降幅还要小一些,今年中国保外需情况比预期要好。
傅自应强调要继续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节能环保以及现代服务产业。他透露,近两个月中国吸收外资降幅正在收窄,但能否认为出现拐点尚难判断。据统计,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非金融类外资四百三十亿元,降幅为百分之十七点九,但六月份降幅已收窄至百分之六点八。
在记者会上,傅自应表示,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机遇。他指出,危机使全球许多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中国对外投资与并购成本进一步降低;有些国家和经济体为振兴经济,出台了许多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举措,消除了原来设置的一些政治性障碍。
他认为,中国企业现在"走出去"具备了一些条件,如充裕的资金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年培育了一大批拥有跨国经营经验的企业。但他同时警示,要特别注意规避对外投资合作的风险,特别是要注重总结近几年在境外投资、并购过程中的失败教训,并引以为戒。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1.8%,连续六个月负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则更是连续七个月负增长,同比降幅继续扩大。不过,交通银行研究部研究员熊鹏认为,7月份的数据显示,当前物价运行已经临近年内低点,四季度将回上升轨道。
熊鹏称,受翘尾因素等负面效应影响,当前我国物价下行周期尚未结束,预计三季度CPI、PPI同比仍会呈现负值,但降幅会逐渐收窄。
不过到了四季度,"我们预计CPI同比增幅有望转负为正,但上升速度不会太快,PPI转正可能要到明年一季度。2010年全年CPI同比涨幅可能在4%以下,属于温和上涨。"熊鹏说。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