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包装行业回顾
- 发布日期:2006-04-04 啤酒工业信息网
2005年是包装行业大起大落的一年。“起来”的是各种规范、政策和法规、各类包装原材料的价格……“落下”的是包装行业有限的利润率、市场份额……2005年包装印刷企业在风雨中艰难地前行。让我们回首2005,反思这一年中耐人寻味的话题。
2005年,国际原材料市场上“涨”声此起彼伏,大宗原材料价格一路飙升,直接影响了商品的包装成本,使得企业生存压力空前增大。如何降低包装成本成为了这一年里包装印刷企业关注的焦点。
“利润二价格―成本”,这是经济学的利润模式,价格是指由市场规律决定的市场主导价格,企业的自主支配能力较弱;而在成本方面,企业却可以大显身手,利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将成本控制进行到底。其中,日化、家用电器、乳品、饮料、食品这5大行业对降低包装成本的举措最为令人关注,而且这些领域中很多包装印刷企业每年都有降低成本的指标任务。包装印刷企业有时会采取招标采购或同时选择多家供应商,降低废品率,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包装形式等多种途径来降低包装成本。
纸箱是产品流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运输包装,用途广、用量大。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结合产品特点采取了以下措施。1.符合下列条件的全部采用三层单瓦楞纸箱:纸箱展开面积在0.5m以下;内装软包装产品重量在8kg以下;内包装是塑料瓶或内装盒,内装物重量在12kg以下;临时促销品的内装物重量在12kg以下。2.合理改变纸箱结构:降低面纸、芯纸定量;准确设计纸箱尺寸、规格,合理减少多余空间;3.加强物流管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各部门的作业指导文件执行。
合理开源,有效节流,将包装做成精致、轻质的实用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利润最大化。
“怪味食品包装袋苯超标致癌”和”PVC保鲜膜”是2005年度食品类搜索频率最高的词汇,这也将公众对包装安全的关注程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食品包装印刷过程中,薄膜、纸张、金属等包装材料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70%;黏合剂所占比重为10%;油墨及其他物质所占比重为20%。依据传统工艺生产的包装印刷品不可避免地含有苯、甲苯等有害溶剂。虽然绝大多数都能在制造过程中挥发出去,但少量溶剂会残留在复合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薄膜的表面渗透到食品中,使之变质、变味。不仅仅是食品包装,医药包装、烟草包装也在密切关注着国家在包装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规。国家对包装安全的重视、安全消费的理,卫生需求将会使包装材料发生质的变化。
Rock Term公司针对Wh吨Labe安全纸板开发了一种含UV荧光纤维的Sercs 1000纸板系列产品。 Series 1000纸板专门用于制造防盗、坊偷换和防伪造产品的包装盒。纸板的生产过程是将Appeton AssurMark UV荧光纤维在造纸过程中随机嵌入纸板。这种纤维既不会干扰印刷,也不会影响包装盒的整饰加工。客户通过使用手持式或联机的扫描设备,便能够看到随机嵌入的UV荧光纤维,这样就可以轻松地辨别产品的真伪。
包装防伪是一种规范市场的手段,它要以实用为原则,任何偏离该原则的防伪技术都是经不起市场检验的。
“环保”是2005年包装业人士谈论最多、最热烈的话题。影响深度波及食品、日化、家用电器、乳品、饮料、医药六大包装领域。
2005年,我国包装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在过去的25年中实现了1S.0996的年增长率,按照包装工业远景战略规划,2010年总产值将达到4500亿元,20/5年将达到6000亿元。由此可知,在未来10年中,包装行业要实现7,1 8%的年增长率。这令人喜忧参半:一方面是包装行业大刀阔斧地向前发展,另一方面是无数不可循环的包装废弃物对有限资源的过度索取和浪费。伴随西方国家环保立法实施力度纳加强,“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发达国家阻止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挡箭牌。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因包装问题减少的外汇收入约占10%,其中,很多是由于包装不符合环保要求造成的。不仅如此,在绿色消费潮流的推动下,消费者在关注商品质量、包装精美度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商品是否有“绿色包装”标志。
包装的环保特性已经引起了国家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这也警示了相关生产企业,漠视包装环保,企业就是在违背潮流而行,而且必将难以成长为强大的行业巨人。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