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农业团体迭发警报,作物价格暴跌导致农业陷入经济困境
  • 发布日期:2025-09-04     啤酒工业信息网
  外媒9月3日消息:近期美国农业团体接连发出警告,由于玉米、大豆价格自2022年高点以来大幅下跌,而生产成本却维持高位,使美国农民陷入亏损与债务压力之中;再加之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迟迟未能解决,导致美国农产品对最大市场的出口受阻,进一步加剧美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困境。
 
  美国全国玉米种植者协会(NCGA)表示,玉米价格已较2022年高点下跌逾50%,而同期生产成本仅下降约3%,意味着每蒲式耳亏损约0.85美元。协会强调,如果价格继续下跌且成本上升,2026年的前景可能更差。NCGA敦促国会与特朗普政府扩大需求,包括提高乙醇掺混比例,以及开拓更多海外市场。
 
  美国大豆协会(ASA)则在一周前致信特朗普,直言大豆种植者“站在贸易和金融的悬崖边缘”。信中指出,美国曾是中国首选大豆供应国,但在关税报复措施下,中国客户大规模转向南美,尤其是巴西。巴西大豆产量在上次中美贸易战后显著增加,足以满足中国需求。随着美国收获季节临近,中国尚未采购任何美国新季大豆,加剧农民焦虑。ASA警告,大豆价格自2022年高点下跌约40%,而农资与设备成本显著上升。若中美贸易僵局长期持续,美国大豆农民“无法生存”。
 
  美国农户财务状况的恶化也反映在美联储的一项调查中。调查结果显示,农民收入下降导致流动性紧缩,对融资需求增加。而贷款偿还能力下降,美联储芝加哥和堪萨斯城分行辖区约30%的受访者报告还款能力减弱,明尼阿波利斯辖区约40%,圣路易斯辖区更高达50%。这说明金融压力在各农业州显著上升。
 
  面对困境,美国政府推出支持措施。今年7月签署的《美丽大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中,约660亿美元拨款面向农业,其中近590亿美元用于强化农业安全网。此举被视为类似于特朗普第一任期与中国贸易战期间的农民救助方案。
 
  美国政府还试图通过其他贸易协议开辟出口新市场。印尼、孟加拉国已同意增加采购,美国大豆出口委员会也透露,越南、菲律宾和泰国可能增加饲粮进口。美国在东南亚和大洋洲市场的准入机会有望改善,尤其是豆粕和其他农产品需求有增长潜力。尽管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市场体量有限,远远无法取代中国留下的缺口。
 
  总体而言,美国农民正面临价格暴跌、成本高企与出口受阻的“三重打击”,农村经济危机愈演愈烈。虽然政府财政支持和新贸易协议提供了一定缓冲,但若中美贸易战不能尽快解决,美国大豆与玉米产业可能继续承受巨大压力,农民的生存状况依旧堪忧。
 
来源:博易大师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