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画风大变!之前盼涨,现在索性盼跌了
  • 发布日期:2025-08-27     啤酒工业信息网
 
 
  走到现在这个时候,盼涨玉米的基本已经很少了,原因很简单,因为眼见着玉米就这么大江一去了。
 
  不得不说,余粮偏紧这件事到底还是落空了,现在春玉米也要来了,供应也要继续增加,所以玉米的翘尾也就基本没什么可盼的了。
 
  即便是还能翘一翘,但又能翘多高呢?
 
  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
 
  所以现在的玉米就干脆画风一转,不再盼涨了,市场的焦点也开始由玉米还有没有翘尾,转到了新玉米的开秤上。
 
  本来在新疆玉米给出新粮开秤价以后,把市场吓了一跳,但现在市场很快接受了现状,甚至对新粮的兴致倒高了起来。
 
  昨天有个笔误,感谢网友指正,就是昨天提到黑龙江企业一口价收玉米,30水的新玉米报价约0.76元/斤,然后是折算农户干擎价格是1400元/吨,而非折干价格。
 
  而昨天也说了,这个价格农户是不怎么接受的。
 
  虽然说都在看跌玉米,但是一下就跌到成本线上,让人一年白忙活,也是没人愿意的。
 
  所以现在市场对这个新粮开秤的关注度变得很高。
 
  尤其市场情绪又在看跌,所以这使得很多人开始认为,玉米会不会再次成为“风口”?
 
  去年的玉米就成了风口,主要是超出市场预期的下跌,本来是一片悲伤,结果转年政策一出手,愣是把玉米从坑里给捞出来了。
 
  所以基本上去年抄到玉米底的那波人都赚到钱了。
 
  赚钱这个事就是这样,尝到了甜头就还想再尝,所以今年想着抄玉米底的人也不在少数。
 
  结果现在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就是认为你不是看跌玉米吗,那就跌吧,跌到底机会也就来了。
 
  那么,今年的这个机会会来吗?或者说今年的玉米还能站在风口吗?
 
  虽然是老调重弹,但我还是要说,我一直觉得今年的玉米和去年是不一样的,价格不会复制去年的,行情更不会。
 
  因为各种因素都在变。
 
  第一,供需在变。
 
  去年玉米供应压力确实挺大的,再加上很多人赌青黄不接时,所以把很多粮源都硬生生地留到了那个时候。
 
  结果需求没接住,玉米反转下跌。
 
  而且这一跌没刹住,到新玉米上市更是一片跌声。
 
  但今年不太一样,虽然当前新玉米产情还没最终敲定,但至少有两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
 
  一是陈玉米余粮少,结转少,对下一年玉米的压力就小;
 
  二是进口玉米大幅下跌,今年前7个月,进口玉米总量只有84万吨,同比大降了93%。
 
  而预计明年的进口量也不太会大增,大概率仍然保持一个低位。
 
  这就意味着,玉米供应压力不会像去年那么大。
 
  而需求呢,现在需求是弱,但是如果随着新玉米上市,价格持续回落,也会刺激需求。
 
  毕竟需求不是没有,而是在等落价。
 
  第二,情绪在变。
 
  去年玉米大跌,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情绪性杀跌太严重了。
 
  俗话说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去年的玉米就是这样,高高举起,狠狠摔碎,这种情绪在玉米下跌上很是添了一把火的。
 
  到去年玉米上市,悲情一片,农户卖粮积极性特别高,因为既看不见利好,也看不见底,都怕卖晚了赔了。
 
  但今年不太一样了,虽然玉米也是看跌,但是很明显,转年政策发力以后,玉米就开始上涨了,这也让很多卖粮早的直拍大腿。
 
  所以到今年新玉米上市以后,认卖的情绪可能就没那么高了,尤其是那种贴着成本线给价格的,就更不愿意卖了。
 
  第三,形势在变。
 
  什么形势?
 
  国际形势,确切地说是国际粮食贸易格局。
 
  现在中美贸易战还没消停,包括中加、中澳等,都有不少的摩擦几率,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的一号文件反复提及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的第一要义是自己的生产能力要安全,然后再谈其他。
 
  而玉米不同于小麦和稻谷,玉米的用途广泛,且需求量大,自给率虽然高,但是这个平衡是很脆弱的,要不前几年玉米也不会冲天大涨,进口玉米也不会动辄超2000万吨了。
 
  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玉米也得稳住。
 
  而稳住不能光靠政策,最终还是要靠市场,今年政策参与的比较多,但后续就要陆续退出,把市场的手还给市场了。
 
  所以新玉米还能不能跌出机会不好说,即便有也不会像去年那样了。
 
  当预期过于一致的时候,往往市场不会按照预期来,这句话的含金量在升高。
 
来源:博易大师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