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逐渐进入作物收割时期,但是即便在新作即将上市的情况下,国内外玉米价格仍呈现出强势上涨势头。其中CBOT玉米涨势强劲,并带动大连玉米也刷新历史高点。分析师认为,市场对美国玉米单量的忧虑以及处于历史低位的库存消费比水平仍支持价格上涨,而国际玉米的强势将反作用于国内市场,玉米出现反季节上涨行情,不过高位风险仍不容忽视。

从国际市场来看,目前国际玉米价格涨势已经延续数月,而美国农业部9月份月度供需报告再次为玉米市场提供了支撑。由于美国农业部相应调低了美国玉米产量的预期,加上强劲的出口需求预期,这导致新年度美国玉米期末结转库存可能降低到10亿蒲式耳的水平,库存使用比也降至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基于此,国际玉米市场获得持续上涨动力,9月17日,CBOT指标12月合约一举突破5美元/关口,价格攀升至两年以来新高。

投机基金在玉米上涨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基金持有的玉米净多单量已经创下历史记录。根据CFTC公布的持仓报告显示,截止9月14日当周基金净多单已经达到444089张,当周净增11392张。基金持续增持玉米多单,显示基金对玉米后市依然看好,可能会继续推动玉米价格向上攀升。但是在供需格局依然均衡的情况下,近期市场似乎已显超买,而如此多的净多单,一旦出现获利了结,其风险也不容忽视。

国内方面,大连玉米期货经过一段时期整理之后,再次选择向上突破。国际玉米价格的强势上涨对国内盘面形成较强拉动,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力量。此外,国内玉米需求提升显著,企业看涨心理较强,现货紧俏情况一直未能缓解也为玉米价格持续高企提供基本面支持。9月17日,大连玉米期货主力5月合约收盘创下合约新高,而短期来看,在美盘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以及国内资金开始显著介入的情况下,国内玉米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涨。

从基本面的情况上看,国内玉米仍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因播种面积增加且作物生长期天气情况总体良好,2010年中国玉米丰产已成定局。随着时间推移,新粮上市量将逐渐增大,国内玉米的供需形势将逐渐好转。同时需求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尽管目前养殖业恢复势头良好,但随着原料价格的飞涨,必将会导致终端需求受阻。此外,市场还将受到国家政策性调控的打压,高位风险将逐步增大。因此对于国内玉米后市尚需谨慎,其风险很可能会在长假前后逐渐的释放出来。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