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玉米价格节后大体稳定
- 发布日期:2010-02-23 啤酒工业信息网
虽然中国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但农村正月十五前依然沉浸在浓烈的节日气氛中,同时,据悉,当前中国主产区农民玉米仍未开始上市,尽管大部地区大型深加工企业暂停玉米收购,国内购销市场价格基本保持节前水平。但节后销售步伐可能有所加快,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可能维持弱势运行,但预计中后期中国玉米价格将会趋于回升态势。具体原因现分析如下:
一、节日期间,产区玉米价格暂处稳定
当前,国内产区玉米购销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市场价格保持原来价位水平。而节前中国产区整体价格平稳运行,局部地区略有回落。
此外,东北主产区多数农民玉米销售刚过半,预计已经销售玉米约60%至65%,比往年销售量同期减少5%至10%,尤其是玉米水分同期偏高,以致节后农民玉米销售步伐可能有所加快;尽管如此,由于中国2009年大部产区实际产量不同程度减产,这制约农民玉米销售放大数量较为有限。
二、深加工利润水平有所好转,有利于产区玉米价格回升
节前,由于大部产区农民惜售心理较强,部分深加工企业玉米日收购量难以满足正常生产所需,有的企业甚至开始消耗前期库存。近期,因中国部分产区玉米价格较前期有所回落,这使玉米深加工企业成本水平相对有所降低。
据悉,目前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盈利水平约350至400元/吨,少数酒精企业盈利达到500元/吨左右。关内山东地区玉米淀粉企业盈利水平约100元/吨左右,河北部分地区盈利约130至150元/吨;酒精企业盈利水平约在100元/吨以内。但较前期均有一定的提高,且部分加工企业盈利水平较为丰厚,这将有利于产区玉米市场价格回升。
三、受美元及相关价格影响,近日外盘玉米价格走低
近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小麦及大豆期货连续收低。这主要是美元走强奠定市场疲软基调。2月16日,美元从0.736点降至0.721点,现在又反弹至0.742点,短期内美元仍显坚挺,这使农产品价格有所走弱。另外,美国及全球玉米供应充足也一直是阻碍市场上涨的基本面因素。不过尽管美元中前期贬值,中后期较为看好,尤其是5月份以后,这应值得关注。
总之,当前由于中国仍然笼罩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产区玉米购销市场农民销售尚未恢复,深加工以消耗库存玉米维持生产,产区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市场价格保持节前水平。但由于产区玉米实际产量明显下降,且深加工企业节前玉米收购已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库存量相对偏低,节后可能出现企业提价争粮的现象。
另外,后期随着消费市场回暖,特别是饲料需求将会逐步复苏,这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将形成一定的支撑,预计中后期中国玉米价格将会趋于回升态势。
深加工企业库存日趋下降,收购价格有望启稳回升
节前,以长春大成为首的深加工企业开始纷纷压价收购,但此举并未得到农民的广泛认可,多数企业每日收购数量仅能保持百余吨,这与深加工企业的巨大使用量很不相称,随着时间推移,企业库存不断下降,企业的补库意愿也将进一步增强,如果以现得收购价格,很难得到农民的普遍认可,再度提高收购价的可能性较大,对于稳定市场行情将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因我国部分产区玉米价格较前期有所回落,这使玉米深加工企业成本水平相对有所降低,部分加工企业盈利水平较为丰厚,这将有利于产区玉米市场价格回升。
受美元及相关价格影响,外盘玉米价格走低
周四(18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 玉米,小麦及大豆期货连续第二天收低。这主要是美元走强奠定市场疲软基调。2月16日,美元从0.736点降至0.721点,现在又反弹至0.742点,短期内美元仍显坚挺,这使农产品价格有所走弱。另外,美国及全球玉米供应充足也一直是阻碍市场上涨的基本面因素。不过尽管美元中前期贬值,中后期较为看好,尤其是5月份以后,这应值得关注。
综合分析,春节期间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可谓在相对平静中度过,但却难掩其中的波澜,农民手中依然留存大量玉米,国储企业库中无粮却是现实,而深加工企业的库存正在一步步消耗,节后可能出现企业提价争粮的现象,这就使节后的玉米市场行情极具看点,一方面是农户售粮热情有望提升,一方面是深加工企业收购热情渐增,供应压力增大与需求意愿的增强将会汇集,预计市场行情将呈现涨跌互现,上下两难格局。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