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国有粮食企业小麦收购量连年下降
  • 发布日期:2008-07-22     啤酒工业信息网

今年山西小麦又是一个丰收年,最近有关部门数据显示,山西小麦面积1046万亩,单产 245公斤/亩,总产25.89亿公斤。比上年增产17.6%。主产市运城调修数据为462万亩,总产10.3亿公斤。省农业发展银行也准备了收购生产小麦6.5亿公斤,比上年有10%左右的增加。但山西国有企业收购小麦的数量比重却连年下降。
  去年,全省收购小麦3.04亿公斤,国有企业占51%左右。而今年目前已收购1亿公斤,国企占35%左右,虽有资金和场地等方面的优势,但收购数量大为减少。今年又参照小麦主产省出台了最低收购价,让省市两级储备库收购,虽然小麦丰产,但市场收购价大大高于最低收购价,使最低收购价难以启动,储备库的数量少,又远离产粮的农村,农民不可能也不会送粮到储备库,去做验收标准严格、价格又低于市场价的最低收购价的买卖。
  原有的国有粮企,主产地运城原有190多个购销企业,经过改制,真正可以独立市场化运作,且改变服务态度能上门收购的有40个左右,由于资金紧缺和人员限制,收购数量大幅下降,更有个别县市,夏粮收购基本告停。相反有规模的民营企业和改制后的加工企业,40多家(全省有70余家)上门收购,价格上随行就市协商定价,采取代储存、代加工等多种灵活方式大量收购小麦,成了小麦收购的主体,基本上取代了原有的农民送粮到粮站的模式。
  我国目前粮食价格是全球的“凹地”,逐步理顺粮食价格是粮食生产的巨大举措。山西的粮食生产现况是,小麦单产低于几个主产省,生产成本偏高,该省的中北部是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单产高、品质好,效益高于小麦,因而出现小麦面积连年下降,种粮够吃的思想仍占相当比例。多元化主体入市收购,目前从农民的角度和政府的角度都是好事,首先农民辛苦种粮能卖上好价钱,政府看到农民增收,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山西是个小麦有缺口,秋粮却多余的省份,小麦是主食的品种之一,因而鼓励增加对小麦的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单产是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的工作。农民手中粮食多了,民营企业大量收购余粮,财政部门就可以少拿钱去补贴国有粮食企业,银行也减少了资金风险,因此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数量的比例减少,也并非坏事,这样有利于彻底改变在非小麦主产省储备库的经营观念和方式,减少国企的在粮食经营方面的垄断性。
  只有不断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逐步减少粮农买粮吃,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粮食安全”。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