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中国企业家的成长模式
  • 发布日期:2018-07-17     啤酒工业信息网
 一个企业的成长分四个阶段,分别是生存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成功阶段。当创业家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再要往上走,就会遇到瓶颈。
 
01
 
企业会遇到哪些瓶颈?
 
首先是团队瓶颈。
 
中国很多企业是家族企业,最值得信任的是亲戚,这反过来就是给自己设圈子,别人都知道圈子里是你亲戚,不是亲戚的都不是你的核心。
 
当一个企业到了成熟阶段,需要靠团队、体系去发展的时候,你得把职业人和亲戚等同,按能力去用人。陌生人在你的体系内做贡献,这个企业才有可能成熟。
 
其次是企业文化瓶颈。
 
没有树干,意味着没有战略,没有树根意味着没有文化。叶和果是光合作用,更重要的是土壤,也就是文化和战略。
 
如果没有很好的战略、好的文化,树冠越大,市场铺得越开,战略支撑力会越弱,你就突破不了瓶颈,永远是一小丛灌木,甚至就死在灌木上。
 
 
 
再次是体制瓶颈,重“硬”资本,轻“软”资本。
 
人力作为资本进入到公司,企业要考虑到资本的回报。短期激励是让你的资本保值,长期激励是让你的资本增值。
 
短期激励,是公司创造了多少钱,我再给你多少;长期激励,是以资本的方式先学会分配,先告诉你分配机制是什么,再激发去创造。现在已经和工业时代不一样,不会分配的人,一定不会创造。
 
最后是法制瓶颈。
 
中国的问题就是选择规则,在法律面前平等,在权力面前永远不平等。
 
是否问题完全靠权力,对错问题完全靠人去判断,没有办法论是非,我喜欢的就是“是”,不喜欢的就是“非”,没的选择,这是非常可怕的。
 
02
 
突破企业瓶颈的策略和方法
 
要突破上面这些企业的瓶颈,我们需要做出这八个变化:
 
 
 
了解了这些变化,对应的转型策略和方法也就有了,我把它们分为过去式和现在式:
 
第一,经营理念从股东价值最大化到客户价值最大化。
 
股东价值最大化,关注的是股东是不是赚钱,短期见利见效。而我们要以客户为中心,就要先从倒看财务报表开始。
 
第一看收入,这是消费者给的;中间看内部客户,就是运营、材料、制造等成本;只有把前面都满足了,最后才是你的。
 
第二,市场理念从追求宽度到追求深度。
 
我们一直以来都是求大、求量、求占坑,做规模经济。原来搞开放的时候,谁占了资源谁就赢,一般成功阶级都是资源性的企业。
 
40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开始追求质量效益型的企业。这次中美贸易对抗,这种压力会转化成我们走质量效益型企业的一种动力,尤其是在基础性、原发性的创新上。
 
我原来做快消品出身,发现大家都喜欢快,长期投入的基础性研究都不愿意做,觉得时间长、成本高,费劲、费力、费钱,还很容易被别人拿走。我们一方面在剽窃别人,一方面又怕自己的东西被人剽窃了,这就是因为没有公平的规则和法律去保护做这件事。
 
第三,品牌理念从销售产品到营销品牌。
 
“拼价格”完全是一种4P型的销售导向,不知道客户在哪、客户是谁、为什么买这个产品……企业完全没有数据,有的也只是产品、成本等内部数据,没有客户的外部数据,也就没有办法把内外部数据进行对接。
 
现在营销就是外部数据和内部数据精确对接完成的,而不是大海捞针,或者通过经销商渠道进行销售。
 
现在都知道数据重要,但是数据怎么为我所用不知道。新零售无非就是用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知道客户是谁、客户在哪、客户需求是什么,以及什么时候需要。
 
第四,资源理念从占有资源到整合资源。
 
经济学家算了一笔账,我们过去为了生存、成长,所付出的社会、资源代价,将来要还原它,和我们现在的GDP贡献率一样,比如今年创造了4万亿,将来要还原这些资源,你的投入这4万亿是不够的。
 
以前我们是转移价值,既是资源的使用者、创造者、整合者,也是资源的破坏者。现在我们是创造价值,不是转移价值。
 
第五,运营理念从产品交易到供应链管理。
 
一般的产品交易必须上升到供应链上,你可以让自己的成本下降,但它不会消失,只会转移,要么转移到上游要么转移到下游,最后自己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供应链是一个价值链,它不是一个产销链。
 
第六,管理理念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
 
过去我们的管理是服从领导,领导永远是对的,现在要遵守规则。这决定你是一家现代企业,还是一家老企业。
 
第七,文化理念从追求特殊到追求公平。
 
老板文化一定是企业文化的种子,但不一定是企业文化。
 
老板骨子里的东西,不是嘴上说出来的,而是通过四肢去表现出来的行为。不一致的东西都会影响到团队,不说也会影响,团队也会言行不一。
 
03
 
中国企业家的成长模式
 
企业家的成长模式决定了企业成长的模式,企业家首先要突破自己成长的瓶颈,否则就无法带领企业去突破。今天我们学习成为企投家,也是在寻求突破自己的瓶颈。
 
 
在生存阶段,底线是做到利己不损人,这时候创业型企业是草本,先活着,再往下发展。
 
在成长阶段,实业家就是利己利人,先利己后利人,这要求我们能够形成很好的团队。
 
在成熟阶段,我们就站在了企投家的高度,一定要基于乔木去投资,投资的项目一定要做成大树。自己做不了大树,但是我想成为大树。企业家做营销是让别人买我的产品,企投家做营销是让别人把他的东西卖掉,给我们投资机会。
 
在成功阶段,再往下发展是慈善家,像比尔·盖茨、乔布斯、巴菲特,最后都是走到慈善家,这是利他主义,是一种大爱。
 
所以中国企业家的成长模式,境界上是自爱、亲爱、友爱、大爱,横向是创业家、企业家、企投家、慈善家。
 
横向是你的责任在扩张,纵向扩张的是境界,你为谁带来价值,所以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份,钱多了就是资本家,钱少了就是企业家。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