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小麦市场供应相对偏紧 价格表现稳步上涨
  • 发布日期:2006-11-17     啤酒工业信息网

进入10月中下旬以小麦市场供应相对偏紧 价格表现稳步上涨

    进入10月中下旬以来,河北中部地区小麦进厂价格已达到1600元/吨,安徽和河南南部地区小麦进厂价格达到1480-1520元/吨。11月15日上午山东举行4.5万吨省储小麦竞价销售,成交均价1590元/吨左右,最高1635元/吨,最低1570元/吨,基于此价格高于当时市场收购价格,目前农户惜售心理日益增强,面粉加工企业收购难度增大;由于最低价小麦收购数量庞大,社会商品小麦存量大幅减少,制粉企业收购小麦困难,促使企业不断提高小麦收购价格。小麦收购价格急剧上涨导致近日收储企业出库轮换进度放缓,并大幅提高出库价格对小麦价格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国家托市收购造成粮源相对集中

    自从全国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至今我国小麦连续三年大丰收,国家为了保证农民利益及小麦市场价格的稳定今年实施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据了解,今年我国六省托市收购小麦总量达到4121.8万吨,基本都是由中储粮依靠国家托市资金来完成收购的。众所周知,中储粮系统从2000年成立以来,经过6年的发展,在全国已成立了24个分公司并上收了251个专属库,在今年4月份开始的六个省(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的托市收购小麦进程中,国务院再次明确了中储粮公司对中央储备粮的收购管理负总责。反观面粉加工企业近年来的收购模式,基本上都是采取了直接面向农户收购和依靠粮管所、储备库购粮的方式,大多没有专门存粮意识,基本都是采取了随收随产的方式,可以说没有掌握麦源。而以往的粮管所、地方粮库,由于从去年都已开始了改制和由于收购资金及经营风险的原因,今年开始也基本退出多年来收购的主战场,更多的是以中储粮代收库、点的身份,只能起到代收代储的作用。今年是对小麦实行保护价收购的第一年,适逢国家支农政策的影响、小麦增产增收、国际市场麦价上涨的良好机会,中储粮凭借“托市”收购资金的专项支持,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对国产小麦的主体麦源的收购及控制。

    国内供需阶段性矛盾促使麦价难以下跌

    根据市场预测,今年我国小麦总产量在1.02-1.04亿吨之间,小麦进口量为50万吨。在国内年度消费量方面,除制粉消费稳步增长外,饲料、工业消费也因为周遍产品价格的上涨而呈上升的势头。此外,由于今年世界四大小麦出口国小麦减产,并限制小麦出口,造成国际市场小麦供需形势的紧张。国际小麦价格处于历史高位,良好的外围市场环境为国内饲料、制粉小麦创造了大好机会,必将带动我国小麦出口。据悉,我国已同韩国签订销售50万吨饲料小麦合同。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测算,今年小麦制粉消费量预计为9000万吨,饲用消费量为250万吨,工业消费量为250万吨,种用及损耗量为700万吨,出口量为150万吨,按以上数据来统计我国小麦产需相比结余在150万吨以下,这是我国小麦市场连续六年出现供需缺口后首次略有赢余。但由于托市收购总量达到4121.8万吨,使市场供应量出现阶段性缺口。同时,由于今年托市小麦收购力度较大,收购数量庞大,主产区农民手中新麦存量降至历史同期的低水平,存粮农户一般惜售心理较重。据估计,目前江苏地区农民手中小麦存量不足20%,安徽约30%左右。进入11月中旬以来,由于麦价上涨较快,部分面粉企业已经停止生产,这也将进一步放大国内小麦市场的供需求缺口矛盾,促使小麦价格上涨。

    后市拍卖继续,将减缓价格涨势

    在今年新粮上市之际,小麦托市收购极大的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稳定了市场粮价,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但在托市政策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托市收购在有些地区成为敞开收购,部分收储企业为获取储备补贴,大量收购保护价粮食,从而使现有的仓容矛盾更加突出;二是在收购过程中有些企业只求数量没有严格把关质量,使后期托市小麦安全存储压力加大,同时也使托市收购中小麦品质问题突出。

    由于仓容和存储的压力,后市小麦拍卖活动会更加频繁,小麦市场阶段供应偏紧的局面将会改观,对于粮价的大幅波动也将起到抑制作用。但是,不会出现小麦价格大幅下跌的局面,主要原因是起拍底价将支撑小麦价格。由于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底价不会低于最低收购价格,这将对后期国内小麦价格形成支撑。前期国家在郑州、安徽举行的小麦拍卖虽然成交不佳,但已经为后期的小麦拍卖价格做了一个标准,即不会低于最低收购价出售,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小麦价格将会高于最低收购价3-4分/斤出售,市场麦价也将受到有效控制。

    国际市场供需紧张,加大麦价上涨动能

    美国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指出,2006/07年度世界小麦期末库存为1.188亿吨,比上月的预估值调低了50万吨,远低于2005/06年度的1.472亿吨,创下了1981年(1.125亿吨)以来的最低期末库存,而且期末库存用量比是历史最低水平,美国期末库存创下1995年以来的最低。这也就实说,2007/08年度的小麦产量不容出现一点闪失,因为期初库存已经是几十年来的低点了,这也就是说,未来天气将会十分关键。而在我国,持续两个多月的干旱也非常引人注目。有报告称,第二大小麦产区山东省的小麦作物受到了旱情的破坏。毫无疑问,未来一段时间里,更为准确的是,未来三到四个月里,市场对新麦的关注程度将会远远高于陈麦。由于天气变化的不确定性,而当前国际市场供需紧张,国际麦价继续大幅下跌几率将极其有限,相反一旦市场出现新的需求或者出现天气问题,小麦再度大幅上涨不应令人感到意外。

    综上所述,由于今年全球小麦供需出现较大缺口,今后麦价上涨势头将极为强劲。而在国内市场,由于当前主产区农户家中商品小麦存量普遍较少,后期最低价收购的小麦将成为制粉企业的主要供应粮源,预计后期最低价收购小麦的拍卖出库节奏和销售价格将是决定后期麦价走势的最主要因素。对于国家而言,如何处理粮食安全、市场价格和农民增收的关系也更加值得研究来,河北中部地区小麦进厂价格已达到1600元/吨,安徽和河南南部地区小麦进厂价格达到1480-1520元/吨。11月15日上午山东举行4.5万吨省储小麦竞价销售,成交均价1590元/吨左右,最高1635元/吨,最低1570元/吨,基于此价格高于当时市场收购价格,目前农户惜售心理日益增强,面粉加工企业收购难度增大;由于最低价小麦收购数量庞大,社会商品小麦存量大幅减少,制粉企业收购小麦困难,促使企业不断提高小麦收购价格。小麦收购价格急剧上涨导致近日收储企业出库轮换进度放缓,并大幅提高出库价格对小麦价格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国家托市收购造成粮源相对集中

    自从全国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至今我国小麦连续三年大丰收,国家为了保证农民利益及小麦市场价格的稳定今年实施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据了解,今年我国六省托市收购小麦总量达到4121.8万吨,基本都是由中储粮依靠国家托市资金来完成收购的。众所周知,中储粮系统从2000年成立以来,经过6年的发展,在全国已成立了24个分公司并上收了251个专属库,在今年4月份开始的六个省(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的托市收购小麦进程中,国务院再次明确了中储粮公司对中央储备粮的收购管理负总责。反观面粉加工企业近年来的收购模式,基本上都是采取了直接面向农户收购和依靠粮管所、储备库购粮的方式,大多没有专门存粮意识,基本都是采取了随收随产的方式,可以说没有掌握麦源。而以往的粮管所、地方粮库,由于从去年都已开始了改制和由于收购资金及经营风险的原因,今年开始也基本退出多年来收购的主战场,更多的是以中储粮代收库、点的身份,只能起到代收代储的作用。今年是对小麦实行保护价收购的第一年,适逢国家支农政策的影响、小麦增产增收、国际市场麦价上涨的良好机会,中储粮凭借“托市”收购资金的专项支持,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对国产小麦的主体麦源的收购及控制。

    国内供需阶段性矛盾促使麦价难以下跌

    根据市场预测,今年我国小麦总产量在1.02-1.04亿吨之间,小麦进口量为50万吨。在国内年度消费量方面,除制粉消费稳步增长外,饲料、工业消费也因为周遍产品价格的上涨而呈上升的势头。此外,由于今年世界四大小麦出口国小麦减产,并限制小麦出口,造成国际市场小麦供需形势的紧张。国际小麦价格处于历史高位,良好的外围市场环境为国内饲料、制粉小麦创造了大好机会,必将带动我国小麦出口。据悉,我国已同韩国签订销售50万吨饲料小麦合同。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测算,今年小麦制粉消费量预计为9000万吨,饲用消费量为250万吨,工业消费量为250万吨,种用及损耗量为700万吨,出口量为150万吨,按以上数据来统计我国小麦产需相比结余在150万吨以下,这是我国小麦市场连续六年出现供需缺口后首次略有赢余。但由于托市收购总量达到4121.8万吨,使市场供应量出现阶段性缺口。同时,由于今年托市小麦收购力度较大,收购数量庞大,主产区农民手中新麦存量降至历史同期的低水平,存粮农户一般惜售心理较重。据估计,目前江苏地区农民手中小麦存量不足20%,安徽约30%左右。进入11月中旬以来,由于麦价上涨较快,部分面粉企业已经停止生产,这也将进一步放大国内小麦市场的供需求缺口矛盾,促使小麦价格上涨。

    后市拍卖继续,将减缓价格涨势

    在今年新粮上市之际,小麦托市收购极大的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稳定了市场粮价,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但在托市政策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托市收购在有些地区成为敞开收购,部分收储企业为获取储备补贴,大量收购保护价粮食,从而使现有的仓容矛盾更加突出;二是在收购过程中有些企业只求数量没有严格把关质量,使后期托市小麦安全存储压力加大,同时也使托市收购中小麦品质问题突出。

    由于仓容和存储的压力,后市小麦拍卖活动会更加频繁,小麦市场阶段供应偏紧的局面将会改观,对于粮价的大幅波动也将起到抑制作用。但是,不会出现小麦价格大幅下跌的局面,主要原因是起拍底价将支撑小麦价格。由于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底价不会低于最低收购价格,这将对后期国内小麦价格形成支撑。前期国家在郑州、安徽举行的小麦拍卖虽然成交不佳,但已经为后期的小麦拍卖价格做了一个标准,即不会低于最低收购价出售,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小麦价格将会高于最低收购价3-4分/斤出售,市场麦价也将受到有效控制。

    国际市场供需紧张,加大麦价上涨动能

    美国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指出,2006/07年度世界小麦期末库存为1.188亿吨,比上月的预估值调低了50万吨,远低于2005/06年度的1.472亿吨,创下了1981年(1.125亿吨)以来的最低期末库存,而且期末库存用量比是历史最低水平,美国期末库存创下1995年以来的最低。这也就实说,2007/08年度的小麦产量不容出现一点闪失,因为期初库存已经是几十年来的低点了,这也就是说,未来天气将会十分关键。而在我国,持续两个多月的干旱也非常引人注目。有报告称,第二大小麦产区山东省的小麦作物受到了旱情的破坏。毫无疑问,未来一段时间里,更为准确的是,未来三到四个月里,市场对新麦的关注程度将会远远高于陈麦。由于天气变化的不确定性,而当前国际市场供需紧张,国际麦价继续大幅下跌几率将极其有限,相反一旦市场出现新的需求或者出现天气问题,小麦再度大幅上涨不应令人感到意外。

    综上所述,由于今年全球小麦供需出现较大缺口,今后麦价上涨势头将极为强劲。而在国内市场,由于当前主产区农户家中商品小麦存量普遍较少,后期最低价收购的小麦将成为制粉企业的主要供应粮源,预计后期最低价收购小麦的拍卖出库节奏和销售价格将是决定后期麦价走势的最主要因素。对于国家而言,如何处理粮食安全、市场价格和农民增收的关系也更加值得研究。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