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中旬以来,国家为稳定市场玉米价格的过快上涨,不断进行临储拍卖以增加市场供应,并连续出台监管措施防止中间环节囤粮以及拍卖粮源外流的现象。不过,自7月份以来,国储玉米拍卖成交价格逐周回升,且幅度十分明显。虽然近期我国畜禽养殖效益已全面盈利,但考虑到国家政策调控压力依然存在,玉米拍卖成交价格何缘再度回升,下面笔者将根据掌握的情况作如下分析,仅供参考。
  一、7月初至今东北地区国储玉米拍卖成交价格逐周回升

  今年6月11日,继国家临储玉米拍卖后,有关部门适时在东北产区启动了中央储备玉米的销售活动,彰显国家对玉米市场严格调控的决心,加上6月份美国进口玉米成本不断下挫、政策补贴玉米在销区的集中到货,拖累国储玉米成交价在整个6月份基本都保持下跌的势头。不过,进入7月份,随着市场多空因素的转变,国储玉米拍卖持续回暖,成交价更是一路走高。截至7月27日,国储玉米拍卖成交价格已回升至1721元/吨,与5月下旬的水平相当。
 

  二、畜禽养殖效益改善是推动国储玉米拍卖价格回升的重要因素

  今年上半年,国内畜禽养殖效益持续欠佳,玉米价格的屡创新高使得下游饲料养殖业面临的成本负担日益加剧。不过,5月底至6月初,由于国内中大猪存栏量的不足,加上国家冻肉收储计划的持续展开,猪价在局部出现反弹。而6月底开始,国内生猪价格涨幅更加明显,截至7月26日,据市场统计显示,我国猪粮比价已经回升至6.4的水平,这就意味着国内生猪养殖已全面盈利,其中:东北、华北盈利区间在200-300元/头,华东盈利200元/头以上,华南盈利50-100元/头。与此同时,国内肉禽、蛋禽养殖业实现盈利。在我国,饲料养殖需求是玉米最庞大的消费主力,近来养殖业的快速回暖对提振玉米市场的信心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三、市场“政策市”的特征十分凸出

  虽然猪价上涨对国内玉米市场而言无疑是起到了十分关键的支撑效应,但在我国,玉米市场“政策市”的特征十分凸出,国家每周定期向市场投放约 158万吨的国储玉米,且出台相关措施来防止拍卖玉米的外流。按理来说,在国家政策调控压力依然存在的市场背景下,国内玉米市场应难出现大幅波动,不过目前的市场行情走势却并非如此,南北各地现货价格均出现反弹迹象,且可能进一步上行。综合分析后认为:第一,去年东北、华北等地因天气灾害导致当地玉米单产出现不同程度减产,以致市场供需平衡更趋紧张;第二,国家在执行东北玉米收储的过程中,增加了多元化的收购主体,并给予采购补贴,以致市场出现争粮局面;第三,国储玉米拍卖仅限东北饲料养殖企业,深加工与南方饲料企业依然需要依赖于市场贸易粮源。

  综上所述,虽然国家政策拍卖每周如期举行,但在下游畜禽养殖需求回暖以及政策调控存在某些方面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7月份以来,国储玉米拍卖成交价格连续大幅回升,这不仅有利于现货价格的加速反弹,并会进一步推高国储玉米的拍卖成交价格水平。另外,随着国内玉米市场今年第二波上涨行情的逐渐展开,后期饲料成本回升对养殖业的影响值得关注。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