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6月3日 - 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黑龙江省林甸县的一个国家级粮库5月31日下午发生火灾,造成78个储粮囤中的几万吨粮食过火,直接损失近亿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表示,从此次火灾的受损粮食规模看,不至于对市场供应造成影响,但鉴于目前国内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庞大,尤其应重视存储安全问题。

 

央视援引火灾事故应急指挥部的消息称,截至6月1日下午,明火基本被扑灭。此次火灾事故过火粮食4.7万吨,其中玉米囤60个3.4万吨,水稻囤18个1.3万吨。

 

“火灾对市场心理可能会有些影响,但从实际受损的玉米规模而言,几乎不会对市场供应造成冲击,”北京中期的农产品分析师王玉红表示。

 

本地时间10:52,大商所玉米1309期货合约上涨0.16%,报每吨2,450元;郑商所早籼稻1309合约报每吨2,623元,上涨0.46%。

 

北京中期的报告显示,截至5月25日,东北地区国家临时储备累计收购约3,000万吨,接近2008/2009年度峰值,加上此前的库存,估计国家掌控的临储玉米已达4,000-5,000万吨。

 

王玉红表示,目前国家玉米的收储规模较大,价格控制和调节能力很强。短期看国内供应充足将制约价格上行空间,但下方也受到收储成本的支撑,近期玉米价格料将大致持稳。

 

中国近几年来一直对玉米实行国家收储政策,2012年底宣布的国标三等玉米吉林收储价格为每吨2,120元。

 

但另一方面看,此次火灾也凸显出国内部分粮食品种庞大的收储规模与存储安全的矛盾。

 

据5·31大火救援指挥部介绍,事发粮库核定仓容量为7.6万吨。但在火灾发生时,该库实际存放的粮食已经达到了15万吨。很多粮食只能露天存放在用草围成的临时粮囤中,加上消防设施有限,客观上加大了防火难度。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