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朋友”老山城趁着酒水销售淡季悄悄涨起了价格,从原单价2.5元涨至现在的3元(以下价格均为不含押金价格)。 10月23日,家住重庆市南坪四小区的王先生在自家楼下小卖部购买“老山城”时发现,该酒每瓶涨了5角,而小卖部老板解释的涨价原因为经销商统一要求,老板还说,国宾也有可能在近期涨价。
  零售每瓶涨5角
  啤酒的消费者价格敏感度素来较高,厂家却在酒水销售淡季涨起了价,涨幅还达到20%。
  10月23日,记者走访市场时,多家小卖部老板给出的答案都是零售价跟着进价涨。而据记者了解,此次涨价的“老山城”主要集中在零售小卖部,而同区域的餐厅、大排档并无跟风涨价的情况。
  “涨价是最近一两周才开始的,因为批发价每件涨了好几块,所以我们的零售价也跟着涨了。”南岸四小区“小刘烟酒”的老板说,餐厅、大排档售价比涨价前小卖部的原售价还高1.5元,所以他们暂时都没有涨。
  南岸率先摇涨旗
  随后,记者从重庆啤酒各区域经销商获悉,此次涨价并非老山城的集体行动,沙坪坝经销商批发价依然维持原价格25元/件。
  那南岸经销商普遍涨价的原因何在?
  重庆市南岸区经销商吴先生称自己由该区域组长经销商带头涨价,对于其他原因并不愿意多谈。
  不过,对于经销商涨价幅度,吴先生却一再喊冤,称这次涨价经销商每件只涨了1元钱,分摊到每瓶的价格只有几分钱。
  “况且老山城的销量已经不算主流,对市场没有产生过大的影响。”吴先生称其每天送货1000件国宾,只有一百件是老山城。
  每件利润2元?
  据吴先生介绍,由于区域地段、成本的不同,解放碑的老山城价格早已经不能和南坪同日而语,而他的话也得到了重庆啤酒厂南岸区厂商代表的证实。
  “抛开所有人力、物力、房租等成本,其实经销商每件能赚的利润最多只有2元钱。”重啤南岸区厂商代表周丰称,此次南岸区域涨价并非老山城出厂价格上涨,系经销商个人行为,而经销商在低利润、高成本的环境下,对送货较远,需要爬坡上坎的零售商多征收1元钱的力钱表示理解。但周丰同时表示,将对此次涨价情况进行核实调查,重啤有责任确保市场价格的稳定。
  最得利的是零售商
  厂家没涨价,经销商每件只涨价1元,而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每瓶5角的费用全部进入了零售商的腰包。
  上述经销商吴先生坦言,在这一次涨价中,批发价每瓶只涨不足1角钱,零售商却每瓶涨了5角,最得益的应该是零售终端。
  但涨价虽是消除成本上涨压力的最直接方法,但这也是最笨方法。此次涨价局限在小卖部而没有延伸到餐厅、大排档,周丰称,由于大排档的单价高出小卖部原零售价1.5元,可以消化涨价压力,所以并未跟风涨价。
  酒企淡季
  涨价天时地利
  去年底今年初,全国啤酒企业曾迎来一次大范围涨价,排得上名的雪花、金士伯、百威等率先在不同区域涨价。除了原材料成本上涨的诱因,淡季涨价还起到了试探性作用。
  “春节前的淡季是啤酒业提价的最好时机。因为岁末年初正是新一年合同签订之时,为抓住经销商,厂家都会提前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出台提价措施,这样能给经销商一个更高的利润预期。”业内人士这样解释淡季涨价的现象,由于淡季销量较小,即便因为涨价损失些市场,也有机会在旺季通过价格回归或促销挣回来。淡季涨价还起到试探作用,看看市场对于价格的承受能力,为旺季的价格策略打基础。
  但由于啤酒行业竞争一直很激烈,且国内啤酒企业多集中在中低档市场,消费者忠诚度不高,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一旦涨价,容易造成消费群的流失进而影响企业业绩。所以啤酒企业提价均在其强势地区,比如青岛啤酒在山东、雪花啤酒在沈阳、燕京啤酒在北京等。

【啤酒工业信息网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删除或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