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9月份出口增长和贸易顺差扩大等因素推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攀升,不仅即期汇价屡创新高,而且中间价也创出“四连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4个交易日内连续飙升343个基点,相当于将前3个月的跌幅全部收回,并再创6月下旬以来新高。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上周五大涨127个基点、周一再度飙升152个基点的基础上,周二继续小幅上涨6个基点。10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06,逼近6.31关口。
同时,即期汇率也屡屡创下汇改以来的新高。10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更突破6.26关口,一度触及6.2580,创下近19年以来最高。
快速升值原因何在
对于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市场提出了多种解释,包括经济企稳说、QE3刺激升值说等。
首先,是结汇客盘的增加。由于此前人民币存在贬值预期,导致企业和居民持有大量外币而不结汇,造成外汇占款显著萎缩,也促使多家银行下调外币存款利率。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市场发现人民币并未出现更进一步的贬值,因此在国庆长假前后,结汇客盘不断涌出,而银行不愿在国庆长假前持有美元的抛美元行为,则加剧了客盘的涌出。结汇盘的加大,增加了市场上美元的抛压,促使人民币汇价走高。
其次,有关中国经济企稳的说法,可能刺激部分市场力量转为看多人民币。9月社会融资与外贸数据陆续公布,单纯从数据观察,确实有企稳迹象,但在有更充分的证据前,不排除中国经济仍在筑底的过程中。
此外,人民币近期升势强劲和季节因素有关。一位外汇交易员表示,第三季度贸易顺差规模增大,美元结汇偏多,购汇需求减少。全球资本流向是另一个关键因素,欧美相继推出宽松货币政策,资金回流新兴经济体的概率增加。
大幅升值概率不大
对于人民币未来走势,多位专家表示,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概率不大。
有专家表示,出口目前依然是拉动我国GDP的“三驾马车”之一,人民币大幅升值不符合我国促外贸稳增长的形势。
招商银行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在经济尚未明确见底,外贸刚刚隐现好转端倪之际,人民币并不具备可观的升值空间,近期的迅猛升势难以持续。倘若人民币继续保持升值势头,对外贸行业特别是脆弱的中小外贸企业将带来伤害。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分析师蒋舒也表示,现在人民币的升值不具有持续性,因为QE3后美元贬值幅度不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多,国内没有很强的内在动力升值人民币。
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尽管即期市场人民币汇率出现新高,但远期市场人民币贬值预期并未消除,当前人民币有升有贬双向浮动的条件并未发生改变。(国际金融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