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10月12日电---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希望中共"十八大"能够形成坚持改革路线的共识,重启改革议程.并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扎实工作,以期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出新一轮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踏上全面推进改革的征途.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於11月8日在北京召开,将选举产生中国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人.按照过往经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并不会有具体的改革规划出台,而是在定调後筹划一年,于第二年下半年的三中全会公布.
吴敬琏周四晚间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长安讲坛"演讲时称,体制顽疾导致当前宏观经济政策陷入不能松也不能紧的两难境地,所以必须推进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拉动的粗放型向效率提高的集约型转变,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全面改革.
"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门不管是走钢丝也好,松松紧紧也好,维持不崩盘(是没问题的).但是一定要尽量利用喘息的时间,赶快推进增长模式的改革,增加产出中的效率提高的分量.这样才能脱离困境."他说.
吴敬琏谈到,中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考虑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但却因种种原因改革停顿,并导致旧体制的遗产继续发挥作用.而旧有的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会带来严重的中长期後果,容易演变为权贵资本主义,宏观层面导致既不能松也不能紧的两难.
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速创下三年来新低,但中央政府仍维持相对谨慎的放松政策,央行两度降息并开启利率市场化改革後再无进一步动作,但各地方政府却宣布了各地方版的经济刺激计划,发改委亦集中审批了若干投资项目.
吴敬琏表示,历史经验证明,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经济模式,成功的可能性不高.对於发改委两天内批复逾万亿投资项目他"感到很忧心".
同时他认为,个别地方政府出现的改革创新应该赢得支持,比如上海市的国有资本退出、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广东省工商登记试点"非禁即入"等.
"政治体制改革从建立法制入手,建立市场经济首先就要建立法制,没有法制不可能有市场经济."吴敬琏称.(完)
--发稿 张胜男; 审校 张喜良
路透全新邮件产品服务——“每日财经荟萃”,让您在每日清晨收到路透全球财经资讯精华和最新投资动向。请点击此处(here)开通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