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十一长假期间,青岛市工商局李沧分局永安路工商所接连接到几起有关商家虚假宣传的消费投诉。今天,工商部门总结了几种虚假宣传的案例给消费者作为借鉴,提醒消费者在看商家宣传单时一定要仔细,不要被宣传图画及免费消费之类的宣传词所骗,误入销售陷阱。
10月3日,李先生到永安路工商所投诉,说他在振华路某餐馆就餐时,服务员给他推荐了十一特惠菜。当时他看到宣传页上的菜品非常精美就点了,结果上桌的菜与图片严重不符,图片上所显示的肉类、菌类在实际的菜中根本没有,他要求餐馆更换但却遭到了对方拒绝,最后李先生只好到工商部门投诉。经过工商人员的调查,该餐馆的宣传页属于虚假宣传,宣传内容与实物严重不符。最终,工商部门要求餐馆给李先生退还菜钱并对其进行了相应处罚。
10月5日,王女士与朋友在四流中路一家饭馆吃饭时看到饭馆横幅写着“满一百元啤酒免费喝”,王女士看到自己点的菜符合要求就多点了五瓶啤酒,结果结账时饭馆将这五瓶啤酒的钱也算了进去。对于王女士的质疑服务人员解释称:“我们只是对崂山啤酒这一个牌子免费,您点的是青岛啤酒,不在范围内。”对于服务人员的解释王女士并不认同,她认为商家的宣传语中并没有明确注明仅限免费喝某一品牌啤酒,最终双方争执不下,王女士将此事投诉到了工商部门。工商人员调解时,饭店辩解称,“解释权归本饭馆所有”,但工商部门认定,商家的此种行为属于霸王条款,他们的宣传属于虚假宣传,最终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鉴于黄金周期间接连接到的几起投诉,工商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被商家宣传册的表面所迷惑,里面有很多猫腻,消费者在消费时一定要看清楚问明白,谨防掉入陷阱,如果遇到此类纠纷协商不成要找工商部门投诉,发现有问题的宣传也可到工商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