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说法。不过,人们面对的现实却是,黄酒行业仍然整体落后于白酒、啤酒、红酒甚至保健酒等行业。
即使是A股市场上黄酒行业的龙头企业,今年上半年的表现也不如人意,利润率在整个酒类行业中处于低位。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酒种,黄酒的出路何在?
对此,江南大学教授毛健认为,黄酒为传统产业,思想上偏于保守,至今仍有不少人认为只有传统工艺才能生产优质黄酒,有些黄酒企业甚至标榜自己的产品“坛坛手工酿”,缺乏一种积极向上、敢于创新的文化,这是一种狭隘的思想,是阻碍黄酒发展的思想。
业内人士指出,正是传统守旧的思想,使有几千年历史的黄酒至今仍局限于区域性消费,无法让全国广大消费者接受,黄酒至今还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在毛健看来,推进黄酒科技的进步和创新,这才是当今黄酒界真正需要做的事。在众多黄酒企业里,有些企业已经有所行动。比如湖南胜景山河(002525,股吧)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正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从工艺技术、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全面创新。
据了解,在传统黄酒的基础上,湖南胜景山河酒业大胆地创新黄酒酿造技术和工艺,促进传统黄酒产业的升级换代。其自主研发的“多种生物酶酿造黄酒技术”“多肽黄酒技术”“热凝冷滤后酵处理技术”等多种国内领先的黄酒酿造方法,在业内均是首开多种生物酶工程酿酒的先河,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中国黄酒学会会长毛照显认为,“胜景山河”作为中国新型黄酒的领跑者,近年来发展迅速,推动了全行业的发展,尤其在“干型黄酒”的前瞻性理论和应用研究上,敢为人先,受到业界推崇。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沈振昌介绍,红酒和啤酒的干型化早已成功,干红和干啤风靡全球,而黄酒的干型化研制却直到2009年才开始起步。仅有胜景山河、古越龙山(600059,股吧)等5家企业投入研发干型黄酒。
“因为干黄中的含糖量比传统黄酒要大大降低,而口感必须保留传统黄酒的甜味,要做到"既干又甜",实在很难。因此,干黄的研制是一道长期未突破的科技难题。”沈振昌表示,通过“胜景山河”的努力,这一难题已被攻克。
2012年8月28日,中国第一家研究干型黄酒的科研机构“胜景干黄研究院”在胜景山河的岳阳总部正式成立。
在“胜景干黄研究院”挂牌的同一天,湖南胜景山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胜与酒仙网董事长郝鸿峰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酒仙网副总裁李斌说,作为中国内陆新型黄酒企业,胜景山河有着先进的管理和营销理念,品牌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强,营销市场拓展迅猛,特别是专利产品“胜景干黄”的推出,业内认可度高,这也最终促成了双方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