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是白酒消费旺季,更是黄酒消费的传统旺季。
就在江浙黄酒市场中低端产品走俏的同时,来自黄酒市场的创新正在试图一扫“致癌门”的阴影。
9月26日,古越龙山(600059,股吧)公告称,将出资1150万元增资绍兴黄酒原酒电子交易有限公司,增资完成后,将持有其92%的股权,这也是古越龙山试图打通交易所模式和线下模式相结合的又一举措。
就在此前几天,塔牌绍兴通过交易平台金马甲以5年保底40%的收益向市场成功发售了一批总金额近5000万元的黄酒原酒投资交易。
与红酒同称中国酒业新力量的黄酒,能否通过调整迎来更大的机会呢?
“致癌门”后遗症
就在3个月前,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曾发布了一则关于“几款浙江产黄酒含可能致癌物质”的公告,指出古越龙山多款黄酒产品中含有氨基甲酸乙酯(EC),一种可能致癌的物质后,多款黄酒被指涉嫌其中,一时间黄酒阴霾扑面而来。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古越龙山在2011年经过几次提价后,公司业绩同比增长了近4成,公司计划全国布局,试图将市场从江浙一带逐渐向全国范围扩大。然而,突如其来的“产品致癌”事件确实让古越龙山有点“被动”。
“3个月的时间过去后,古越龙山的销售正常。”古越龙山人士向《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表示,经过多次送检抽检之后,“古越龙山已经被正名了,"EC"并非人为添加,符合相关酒行业的标准”。
“此次黄酒事件已经引起了管理部门的注意,黄酒协会和国家黄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都对外做出了声明,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黄酒是没有问题的。”浙江一位黄酒企业高层人士表示,“国家相关部门针对黄酒的标准早就立项了,出台也是早晚的事,一旦出台将促进黄酒产业更为规范的发展。”
江苏一位黄酒经销商表示,自6月份风传黄酒中含“EC”之后,黄酒行业协会、厂家和经销商纷纷对消费者展开了信任公关,目前的黄酒销量已基本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有望在黄酒消费旺季迎来持续多年的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2011年度,黄酒行业总产值达到了111.78亿元,同比增长21.15%,销售收入91.21亿元,同比增长19.35%,利润增长更是达到了41.29%,黄酒的增长幅度比例已全面超越了啤酒及葡萄酒。
在今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黄酒行业进行鼓励发展,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秘书长沈振昌预计,黄酒行业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除了传统的江浙市场外,还有望突破黄酒传统的区域性市场限制。
突围难题
黄酒在经历了“EC”事件之后,虽在江浙市场销量出现回升,但来自江浙一线的经销商反应,销售较好的仍是每斤几十元的中低档黄酒,至于每斤上千元的黄酒却鲜有问津。
“黄酒仍处于教育消费者的阶段。”中国品牌战略学会会长杨清山表示,黄酒消费南北差异巨大,北方人很难接受黄酒度数较低的特点,而黄酒醒酒更慢的特征也不符合国内大多数区域政务、商务的消费习惯,“还处于喝黄酒是秋冬季节的传统历史习惯阶段”。
“黄酒的产品同质化和区域性习惯也制约了黄酒在酒类消费市场的突破。”在国金证券(600109,股吧)食品行业分析师张勇看来,在大部分消费者认为黄酒即是料酒,是做菜辅料的思维定式下,在选购黄酒时多以价格低廉的产品为目标,导致黄酒的低价繁荣。而黄酒企业要成长扩张必然需要利润支撑,低价产品充斥市场不利于企业和行业的迅速扩大。
古越龙山半年报显示,作为黄酒行业龙头企业的古越龙山在2012年营业收入约8亿元,营业利润仅约3亿元,占整个行业约10%的市场份额。
“虽然增长态势和龙头企业占比红酒更为明显,但相比白酒、红酒在整个酒行业市场的占有率来看,黄酒的突围仍然任重道远。”张勇表示。
黄酒企业需完成三大提升
1价值归位
在某些江浙地区,黄酒的价格甚至敌不过一瓶矿泉水。如此低廉的价格,如何能体现黄酒的价值?白酒水井坊(600779,股吧)因其600年历史创造了白酒新的价格体系;葡萄酒张裕·卡斯特庄园酒因其与法国资方合作,重新诠释了法国庄园葡萄酒与中国民族品牌的完美结合。黄酒应该用什么来体现其价值本身?虽然价格并不一定是产品的价值体现,但要让产品的价值在价格上得到体现,就应该先让产品的价值得到归位。
2品牌提升
消费者消费水井坊、国窖1573,并非因为它们有良好的保健功能,消费者看重的是品牌。但是品牌也有价格瓶颈:如果水井坊叫“全兴古窖”,消费者愿意花400元甚至更多钱去消费吗?丰谷的90年窖龄酒售价也不过100余元,古越龙山、会稽山也有30年陈酿,也有价格过千的产品,但是销量并不高,这就是品牌瓶颈。
3历史传承
黄酒在世界的发展历史已经有2500余年了,其发展史远远超过了白酒、葡萄酒和啤酒。如今的酒类企业都在宣传品牌的历史悠久,在中国,人们最先品饮的就是黄酒,对于人们的接受能力和亲近感来说,应该是较白酒和葡萄酒更容易接受的。
黄酒业发展的四大瓶颈
区域性制约
人们一贯的思维认为黄酒主要消费地是在江浙地区,除了京广沪等发达地区,成都、长沙等大城市消费量较为突出外,其他地区的消费总量和消费增量都不是很明显。受“南黄北白”消费格局的限制,黄酒市场区域小。
品牌影响力不够
在许多人印象中,黄酒即是料酒,主要是做菜时的辅料。另外,大部分消费者难以在第一时间说出黄酒品牌名称。
消费理由宣传不充足
正像许多营销专业人士所指出的,目前黄酒在外围市场的宣传依然是围绕传统历史打转,而没有实实在在告诉消费者黄酒是什么东西,可以带给消费者什么。
战略导向不明晰
正如大部分消费者认为黄酒即是料酒,是做菜时的辅料的思维定式下,则在选购黄酒时多以价格低廉的产品为选择目标,这样就导致了黄酒的低价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