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国际采购商大会高峰论坛上演“头脑风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月25日,2012中国西部国际采购商大会开幕,全球13000多家采购商云集成都。
有高峰论坛上演“头脑风暴”,有装备制造、农业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对接洽谈会,更有联合国的官员介绍全球采购的秘笈。
本报记者张守帅
9月25日,2012中国西部国际采购商大会开幕。
科尔尼咨询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学芸观察到一些变化:“三年前进行采购时,80%的时间用在具体购买上;而去年用在供应链管理上的时间上升为27%。”
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采购不再是买东西那么简单。因此,采购商大会开幕式后的“头脑风暴”主题为“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高峰论坛,吸引了大量渴望求变的采购商。
从国内宏观形势到企业采购战略,从西部历史机遇到政府打造产业名片,嘉宾们的高论,为认知产品采购与供给提供了不同视角。
全球采购向西
四川是后台总部理想迁移之地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否影响到了其在全球采购市场中的地位?”这个话题,让海内外供应商都竖起耳朵。
据统计,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0%,中国已经成为国际采购市场的主要国家。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根据采购经理指数PMI判断,“近期PMI数据显示当前经济正在逐渐筑底,基本面依然良好,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5%—8%之间。”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增长依然保持着较快势头,将继续扮演全球采购基地的角色。“越来越多跨国企业选择在中国建立全球采购中心,延伸和完善其供应链体系,国内企业也积极走出去寻求全球市场。”
西部地区在此潮流中拥有多大戏份?他同样用PMI给出答案。1—8月,东部地区PMI低于全国制造业平均水平,而包括四川在内的中西部地区则保持在平均水平之上。
来自沿海企业的反映,今年出口异常困难。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开出的药方是,向内陆低成本地区转移,并特别推荐四川:“四川人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而且聚集了大量高校,是后台总部迁移的理想之地。”
升级“买卖关系”
让供应商带来创造力
蔡进认为,许多跨国公司将采购列入公司核心决策层面,这对公司经营模式创新带来革命性影响。但国内的采购业务,功能过于单一。
“采购与供应,不只是谈价格。”李学芸说,提到采购,往往第一想法是尽量降低成本,但一些领先企业并不将供应商作为“买卖关系”对待。美国有家啤酒公司,由于采用了供应商帮助研发的新包装,结果销量大增。“供应商带来的不只是产品,还有创造力。”
“一个大飞机,有前部、中部、后部三个舱门,看起来差异很大,其实舱门表皮以内的相似度高达98%。”富昌电子战略供应链方案总监王栩男说,要对供应链做价值分析,“产品看得见的部分差异化,看不见的部分标准化,才能最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家生产汽车音响的深圳企业找他把脉,“音响外观做工非常漂亮,但它是放进车架里的,外观对车主一点价值没有。”他建议企业不追求外观,而是对音响的体积大小、螺丝孔位进行标准化,向客户承诺几年后可以升级为最新的音响,一下子赢得了市场。
泸州白酒样本
诠释如何放大地方产品声音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周强说,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形成了一批特色优质产业。
论坛演讲嘉宾中,泸州市委书记刘国强是唯一的官员代表,他要回答如何在全球采购市场中放大地方产品的声音。
泸州白酒产业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将突破650亿元。刘国强认为,泸州白酒产业走向世界,一个重要原因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一产业的发展,将“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打造列入与贵州省级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双方合力打造中国白酒的“波尔多”。泸州提出要做“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建设现代化的“中国酒城”。他说,泸州白酒产业在微笑曲线中两端不断丰满,话语权不断提高,对文化价值的挖掘也越来越深入,形成与长江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文化共生的内涵认知。
下午举行的对接洽谈,泸州企业不愁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