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尚京云 通讯员 自永康) 近年来,我州将民营经济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强化招商引资措施,引进了一大批“民企”落户大理,大力推进了“民企入滇”战略的实施。
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我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州实际,制定出台了《中共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州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共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今年4月,我州召开推进全州工业跨越发展动员大会,决定打造一批千亿元百亿元工业园区,制定了《关于推动工业园区跨越发展的决定》和《关于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让民营经济及中小微企业及时、全面地了解掌握各项优惠政策和项目申报程序,我州梳理编印了《大理州涉企优惠政策汇编》、《工业项目审批事项办理指南》、《国税优惠政策摘编及涵养税源的探讨》等政策汇编,引导企业用好用足各种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在项目发展以及规避风险和损失方面作出正确决策,为民营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年1至8月,我州民营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全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达到9.9万户,比上年增长8%,其中,私营企业达到6939户,比上年增长16%;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165.3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上缴税金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8%;从业人员达到27万人,比上年增长12%。
拓宽融资渠道,加快项目建设。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州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银企银政合作。目前,我州新引进的5家银行平稳发展,并与原有的7家银行形成了有序竞争格局;全州累计获批的小额贷款公司达到25家,注册资金达到9.45亿元,覆盖12县市;州融资担保公司和州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的融资担保能力进一步增强,累计为我州中小企业担保贷款21亿元,担保余额达3.96亿元。同时,定期举办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对接会,及时掌握全州重大项目及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及各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情况,实现金融支持与金融需求的双向对接和信息共享。
同时,我州组织了50个民营经济及中小微企业优势项目争取国家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省非公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推进民营经济项目建设。在今年昆交会上嘉士伯集团100万吨啤酒生产线、广东明阳集团风力发电机、叶片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机生产线等12个“民企入滇”项目成功签约,协议投资总额达200亿元,加快了全州民营经济的发展。
培植龙头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我州围绕支柱产业、重点企业的关键技术、工艺问题,加大投入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先后组织实施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开发项目,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在全州9户通过省级技术中心认定企业中,有8户企业是民营企业,占89%;有1户民营企业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50件商标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17个产品荣获“云南省名牌产品”称号;祥云飞龙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难处理氧化锌矿”、“氧化锌矿浸出渣提锌技术”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和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同时,对重点民营企业,实行一厂一策,在资源配置、融资担保、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着力培植其成长。在全州61户产值超过1亿元工业企业中,有42户是民营企业,占69%。祥云飞龙、力帆骏马两户民营企业成长为大型民营企业,进入全省“百户优强工业企业”20强行列。马伟亮、杨龙等9名企业家被评为“云南省百名优秀企业家”,受到省委、省人民政府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