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上海9月7日电---新华网周四稍晚报导,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近日指出,造船业的产能过剩不如市场想象的那般严重,协会呼吁银行不应对所有船厂"一刀切".
中船协呼吁,国内骨干造船企业如国有的大连船厂、江南造船厂和民营的熔盛重工(1101.HK: 行情)、扬子江船业(911609.TW: 行情)(YAZG.SI: 行情),仍有竞争的底气.国内金融机构可抓住国外船东争取信贷支持的机会,引导他们把新船和配套设备尽量放在国内做,以实现与造船业的双赢.
前七月中国承接新船订单同比下滑50.7%;浙江台州、温州等地,中小船厂破产倒闭的消息不时传出;拥有国内第一大船厂外高桥的龙头企业中国船舶(600150.SS: 行情)上半年净利同比下滑63%,这些迹象意味着,中国造船业正在经历金融危机後最困难的时期.
张广钦表示,造船业是周期性比较强的行业,当前的低迷状态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下半年不会有根本好转.目前,市场比较担心的是造船业存在的严重产能过剩.
有观点认为,中国的造船产能已接近1亿载重吨,而全球每年的新船订单不到6,000万载重吨,还要面临韩国、日本等国的竞争,部分中小船厂接不到订单已成必然.
他指出,造船业的产能过剩是客观存在的,但没有市场想象的那般严重.造船业的产能是跟着市场需求动态变化的,部分中小船厂自2009年起就没接过单,早已停业;不少投入比较晚的设施,根本没有形成实际产能,背後的资本也已退出.综合估计,中国造船业的产能在7,000万吨左右.骨干船厂还有超过1亿吨的在手订单,今明两年有活可干,不用过分恐慌.
在新船订单需求低迷之时,有两点积极因素值得关注:一是新船价格不断下滑,较金融危机前降幅超过50%,有的已跌破船厂成本线,继续往下的空间不大.二是船舶运输市场虽然不景气,但用於油气开采的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却很活跃,订单金额大有超过传统船舶之势.
张广钦呼吁,中国七成以上的造船订单面向出口,启动内需十分迫切.在原油、液化天然气和铁矿石等战略物资运输上,中国船队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国有船东可考虑利用当前船价低的机会,调整船队结构,降低长远的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