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醉酒乘客将被不能登机 机上酗酒可罚款、拘留

2012-09-07 10:034940

东方网9月5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近日,南航空姐被广州市越秀区武装部政委方大国殴打,瑞航客机因两名乘客斗殴被迫返航,已成为民航业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两起事件均是由于乘客醉酒后行为不当造成的。民航管理部门强调,根据我国《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在航空器内打架、酗酒、寻衅滋事,均属于违法行为,将面临罚款乃至拘留处罚。航空公司也提醒,醉酒乘客可能会被取消乘机资格,市民乘飞机前,千万不要贪杯。

乘客醉酒闹事致航班延误

醉酒不能开车,已成为法律,醉酒后能否乘坐飞机,却存在一定争议。有部分乘客认为,既然开飞机是机长的事,那么自己喝多喝少都没有关系。每逢节假日,机场安检员和机上安全员都会发现一些满嘴酒气,情绪异常的乘客。他们登机后,常常不听从乘务员的安全指令,在客舱内大声喧哗,甚至借酒闹事,给同机其他乘客出行造成影响。

如8月27日傍晚,在北京飞往武汉的一架航班上,有名经济舱旅客醉酒后,瘫坐在商务舱座位上不肯离开,直到机场公安闻讯赶来,才被硬拖下飞机。该男子的行为,致使航班错过了原定起飞时间,被迫延误近2小时,到达武汉已近深夜11点。又如6月15日,东航MU5196航班在起飞滑行期间,一名醉酒乘客不顾乘务员劝阻,用手机拨打电话,被安全员强制关闭手机后,依旧大声喧哗、辱骂,影响其他旅客休息。飞机降落后,公安人员将该旅客带走并依法处置。

机上酗酒属违法行为

记者从民航管理部门了解到,我国法律虽没有规定乘客在航空旅行前不能饮酒,但相关民航法规却有明确要求:醉酒等行为举止异常的乘客属于安检不合格人员,将会被航空公司拒绝承运。业内专家表示,依照《中国民用航空法》和《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条例》(193号令),为保证旅客的生命安全和飞行安全,旅客酗酒或者显示明显醉态,将被拒绝办理登机手续,取消乘机资格。

我国 《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二十五条也规定:航空器内禁止打架、酗酒、寻衅滋事;违反者将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警告、罚款,甚至拘留等处罚。

去年11月,一名中年男子醉酒后在飞机上辱骂其他乘客,大吵大闹并且拒不听从机组人员劝阻,还对赶来了解情况的民警进行辱骂。民警依法将其强制传唤到派出所。最终,该男子被首都机场公安处以治安拘留14天。

醉酒乘客将被取消登机资格

沪上一家航空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醉酒旅客乘机,由于情绪失控导致的不良行为,会给飞行安全造成一些隐患。在飞机上,醉酒旅客往往大声吵闹,加上其醉酒后的呕吐物,不仅影响机舱内的乘机环境和秩序,也易引起其他乘客的反感,一些行为过激的醉酒乘客还可能威胁飞行安全。

因此,航空公司地勤人员通常在登机口就会观察是否有乘客处于醉酒状态,如果发现有醉酒乘客强行登机,将立即通知机场公安前来处理。登机后,乘务员若发现有乘客醉酒,且行为失控,将通知机长,同时取消该乘客乘机资格。如果乘客在航班飞行期间醉酒闹事,机上安全员将对其严密控制,机长也会根据事态的严重性,选择是否需要备降或返航。

机上酒水供应“浅尝辄止”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青岛啤酒专卖店亮相朝鲜

0评论2025-09-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