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 冷链物流管理是保证物品质量、减少物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的发展关系到食品安全和生活品质的提高。近年来,冷链物流业在环渤海地区表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天津打造北方冷链物流中心
近日,“2012亚洲冷链物流高峰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中心渔港经济区开幕。论坛上透露,天津市将与台湾加快冷链物流合作园区建设,对接台湾与“三北”地区市场,促进台湾生鲜食品向“三北”地区的辐射,建立津台生鲜食品绿色通道。
2011年,商务部、国台办将天津市和厦门市列为两岸食品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城市。据了解,天津中心渔港经济区,将作为天津北部地区发展海洋经济和港口物流的重要载体,打造“北方冷链物流及水产品加工集散中心”。目前在中心渔港注册的冷链物流企业有11家,签约的生产性企业有8家,涵盖加工、仓储、贸易和电子商务在内的冷链物流产业链上的几乎所有相关产业。
数据显示,天津冷链物流行业现有冷库库容约百万吨。天津市发展冷链物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主要涉及产品有:乳制品、生鲜食品(如果蔬、水产品、肉类、冷饮等)、园艺品(如花卉、绿植等)、医疗用品。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所以,食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
果蔬冷链物流、乳制品冷链物流、肉制品冷链物流、水产品冷链物流等细分市场的发展势头良好,逐步走向规范化。同时,冷链物流企业进一步壮大,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供应链管理呈加快发展趋势,增值型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冷链物流集聚区得到较快发展,需求增加使国内冷链物流市场竞争加剧。
2010年以来,我国冷藏运输蓬勃发展,冷库建设掀起新高潮。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由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迅速向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延伸,冷链物流业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作用渐趋明显。
黄三角“试水”农产品冷链物流
2011年5月,投资1.9亿、建设周期3年的黄三角高效生态农业冷链科技示范工程启动。这一工程的目标,是借助冷链物流系统将易腐食品始终控制在必需的低温环境下,并将温度指标、无公害和有机食品指标体系全部记录在案,同时对关键的产销环节进行实时视频监控,从而实现食品质量安全追溯。截至目前,黄三角地区38个地标产品纳入管理平台,搭建了可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全过程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常言道,鱼儿离不开水。但在位于鲁商集团的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用鱼做无水试验。“看,鱼儿刚刚从休眠状态唤醒,慢慢恢复原来的生活状态了。”通过这种试验,大菱鲆在无水保活试验中可存活72小时以上,为无水活鱼的运输提供时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