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山西:谁“劫”走了我的中奖啤酒瓶盖?

2012-08-29 09:206340
进入夏季,啤酒成为很多人夏季的重要元素,各大啤酒厂商也瞅准了这个重要的时期,为了吸引消费者,纷纷以“开盖有奖”作为有力的营销手段。记者从啤酒经销商处了解到,各大品牌啤酒的中奖率高达30%—50%,但是在饭店就餐时啤酒的“中奖率”远远没有这么高,消费者原本应该得到的实惠却在不知不觉中“不翼而飞”,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就此,记者走访了山西省内数家大排档、餐馆等消费场所。
    【现状】大多数消费者不在意是否“中奖”
    记者走访了省城各大便利店和啤酒销售商后得知,今年,各种品牌啤酒的“开盖有奖”促销活动十分普遍,中奖率高达50%左右,主要奖项多为“再来一瓶”或“抵值数额不等现金”。
    省城桃园西四巷一家唐久便利店的老板告诉记者,有时候一件12瓶啤酒中会出四五个“再来一瓶”。啤酒的高中奖率也从某品牌啤酒送货司机师傅处得到了印证,该司机师傅谈到,他每日从各个经销点带回的中奖瓶盖都在100个左右。如此之高的中奖率,消费者是否真得到实惠了呢?
    “去不同的饭店吃饭可能会喝不同品牌的啤酒,也不是所有的啤酒都会中奖,有的中奖率高,有的中奖率就低,时间长了也就不在意是否中奖了。”在省城大东关街某大排档就餐的食客海威(化名)就告诉记者,喝啤酒能中奖的消息早就知道,自己之前也中过奖,但是没人提醒或者在外就餐时,很少注意自己买的啤酒是否中奖。
    【调查】饭店“没收”中奖瓶盖成行业潜规则
    在走访唐久便利店时,一位前来兑奖的小姑娘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她一下拿来20多个某品牌啤酒瓶盖,有的是“再来一瓶”,有的则是“低值五角”、“低值三角”。记者就此问道:“你喝啤酒中了这么多奖啊?”小姑娘告诉记者,她是附近某餐馆的服务员,这些都是食客们喝酒时中奖的瓶盖,一般情况下,服务员开瓶后都不会将瓶盖留给食客,这些都是她昨天一天攒下来的。
    在省城火车站附近某烧烤摊上常有这样的情景出现,高峰时间座无虚席,每张桌子上都有数个啤酒瓶,瓶酒瓶盖散落一地,等客人饭毕离座后,服务员从地上选择性地捡起几个瓶盖揣进了兜里。
    记者和朋友等了几分钟后,坐下点了4瓶某品牌的啤酒,服务员上酒后熟练启开瓶盖扔在地上。记者询问是否中奖,服务员答道,“没有中奖,哪有那么好中,都中奖了啤酒厂不全倒闭了?”待服务员离开后,记者捡起地上瓶盖,发现一个瓶盖上印有“再来一瓶”,而另一个瓶盖上则显示“抵值三角”,记者找服务员问询后,服务员极不情愿地帮记者兑换了一瓶同样品牌的啤酒。
    无独有偶,石峰(化名)在临汾市开发区一家大排档吃烧烤时也遇到类似的问题。石峰告诉记者,所有的服务员在帮顾客打开啤酒后,直接将瓶盖装进了自己的围裙里。“我当时就说把瓶盖留下,我们要看是否中奖,可是服务员说,她们这里不收取开瓶费,所以瓶盖不能留给消费者。”石峰有点不可思议地告诉记者,他和朋友来吃饭又不是自带酒水,何来“开瓶费”一说?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临汾市某大酒店的销售经理孙小姐,孙经理谈到,服务员私扣酒瓶盖已成了行业潜规则,服务员“收集”中奖酒瓶盖其实是有利益可图的。“某些酒类生产商为了让多销售自己的品牌,会增加中奖率,同时销售商为了保证自己的销售额,会以高价回收瓶盖,这时就需要服务员来‘配合’了。”
    孙经理告诉记者,高档一点的白酒,一个中奖瓶盖服务员能拿到5元—10元的回扣,某些品牌啤酒的利润也是很诱人的,“比如说售价在6元左右的啤酒,一个‘再来一瓶’的瓶盖,服务员最低都可以得到1元钱的回扣。这样算下来,服务员一天下来也有数十元的收入。”孙经理如是说。
    另外,孙经理还谈到,也有一些饭店的服务员私自将瓶盖收集后,去外面兑奖,然后将兑奖后的啤酒或者白酒不通过酒店再销售给来酒店就餐的消费者,这样要比通过经销商拿回扣利润高得多。 
    【分析】“劫”走中奖瓶盖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劫”走本应属于消费者的中奖瓶盖的情况不在少数,消费者若能及时发现自己中奖,则可能不受损失,但是多数情况下消费者都被蒙在鼓里。
    山西夏正律师事务所的孙律师告诉记者,“消费者在饭店购买的啤酒或者白酒都是一个整体,酒类的外包装、酒瓶、瓶盖、酒水都属于消费者,外包装上刮刮奖或者瓶盖内中奖,奖品和奖金都应归消费者所有,饭店无权隐瞒或者将其私自处理。饭店应主动把中奖瓶盖交予消费者,并且应该积极配合消费者兑奖,而且有义务提醒消费者这些瓶盖可能中奖。”
    另外,孙律师提醒消费者,以后在就餐时遇到酒瓶盖被拿走的情况,要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若遇到因此而产生的纠纷,可拨打12315进行投诉或者诉诸法律途径解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青岛啤酒专卖店亮相朝鲜

0评论2025-09-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