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国际原油市场的“爱”一次比一次深,却一次比一次伤得狠!2011年,多进口了1500万吨原油,中国多付出近900亿美元!2012年上半年,在国际油价仅上涨不足2%的情况下,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炼油业务分别巨亏233亿元和185亿元!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因原油市场定价权缺失而滋生的“亚洲溢价”,每年吞噬中国数以百亿的宝贵财富。定价权缺失,已成为中国经济不能承受之重。
在94%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离不开衍生品工具的今天,石油巨头何时才能驶入“期货”这个温暖的避风港湾?
即将重启的原油期货被各方寄予了厚望。它在技术衔接、保税交割、货币兑换等诸多领域都将带来一系列创新。肩负起中国金融改革重任的原油期货,上市的战略意义远远超过品种本身。
“原油期货肩负着中国金融市场创新开放的重任。”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认为,没有一个开放性的金融市场,就不可能吸引全球参与者,更无法形成国际性的定价中心。因此,作为在技术衔接、保税交割、货币兑换等诸多领域都将带来一系列创新和改革需求的期货品种,其成功推出必将促使资本项目下管制的进一步放松、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
据记者了解到,筹备中的原油期货计价货币将采用美元和人民币双报价,参与主体包括境内和境外投资者。针对境外期货公司和投资者,还专门制定了参与资质及外汇资金、风险管理等配套法律和规则细则。(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