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8月27日电---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发布的报告称,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步考虑是逐步实现政策利率由存贷款基准利率向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转化.
该报告出自于近期出版的新书"利率市场化的全球经验",作者包括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等人.
"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步考虑是:确立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目标利率,通过逐步扩大贷款利率下浮幅度和存款利率上浮幅度,寻找中国的均衡利率水平,逐步实现政策利率由存贷款基准利率向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转化,"报告指出.
报告并表示,通过央行目标利率调节市场利率,引导存贷款利率,调节货币信贷总量,理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5月初,路透曾引述消息称公开招标逆回购操作将成常态,或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步骤之一.二季度末以来,为扶助市场短期流动性的平稳,央行持续开展着逆回购操作,而非采用机构普遍预期的调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手段;在央票等价格信号缺失的情况下,逆回购中标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已在指引资金利率.
报告梳理和比较了多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後指出,各国利率市场化乃至更大范围的金融自由化,是在宏观经济出现滞胀、金融创新兴起、国际资本流动加快的局面下,应对经济结构转型,动员金融资源方式的重大转变.
利率市场化改革後,多数国家和地区实际利率水平会有所上升,存贷款利差会缩小,融资结构和金融业格局会发展变化;短期内,银行风险偏好会提高,资产质量恶化;长期来看,中间业务占比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提高,但部分中小金融机构或出现经营困难.
而存款保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混业监管体系的确立,则会为利率市场化提供制度保障.建立混业监管体系,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会减轻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人民银行召开的"中国首次金融部门评估规划工作总结座谈会"上称,未来要针对新情况,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加强和改进金融宏观调控,完善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鼓励金融创新,加快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危机管理和金融稳定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