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届青岛啤酒节已接近尾声,跟前几届相比,本届啤酒节喜迁新址,依然火爆,场面火爆不说,花起钱来更火爆。先是有网友反映在啤酒城吃饭有最低消费,“花不够100元不让走”,后有青岛本地的媒体《青岛早报》报道,啤酒节的部分啤酒大棚,人均消费近五百元。看来像我们这种兜里没几个钱的老百姓还真不敢到啤酒节上潇洒走一回。
按照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青岛人均月收入2571元,也就说啤酒节的一顿饭就要花掉月收入的四分之一,啤酒节上潇洒一回后,真不知道剩下的日子怎么过。难怪很多市民说,啤酒节不是老百姓去的地儿。
既然不是老百姓去的地儿,那啤酒节究竟是谁的盛宴?《青岛早报》的报道说的很明白,团队消费占大头,人均消费能占到散客的一倍多。团队消费为什么这么舍得花钱?答案自然很清楚,花公家的钱,谁也不心疼。某单位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还说,“到啤酒城里来请客,多有面子呀!”领导的面子是有了,可大把的公款就这样打了水漂儿。
啤酒,本是青岛市民的杯中物,一两元钱一斤,装在塑料袋里带回家,炒个蛤蜊,与爱人一道分享晚餐的佐餐饮料,但青岛的啤酒节却让啤酒这种寻常饮料变成了贵族饮品,一扎啤酒动辄上百元,一串烤肉串要卖到五至十元。公款消费、公款招待,让啤酒节的消费水涨船高,也让啤酒节离老百姓越来越远。
啤酒节是青岛的一张城市名片,但这张名片必须根植于城市的精神之上,根植于市民之中。啤酒节不应奉行这样一套逻辑——价格奇高的啤酒被公款消费了,请客的有面子了,啤酒节的数据光鲜了,大棚老板们赚钱了,主办方的政绩“做大”了,皆大欢喜的局面形成了。因为最终要有人为此买单,买单者就是那些喝不起啤酒节的酒,却还要忍受啤酒节高分贝噪音的纳税人。
但愿啤酒节有一天能真正走近平民,让老百姓也能走进啤酒城去尽享啤酒的美味和夏日的激情,而不会仅仅为成为某些人炫富的舞台,成为公款消费的温床。
青岛啤酒将在韩国济州岛举办啤酒节
0评论2025-09-3018
三得利将从2026年10月起将金麦升级为啤酒
0评论2025-09-3024
嘉士伯将向印度投资125亿卢比
0评论2025-09-3016
朝日集团因网络攻击导致系统故障,暂停订单和发货
0评论2025-09-3025
朝日集团因网络攻击导致系统故障,暂停订单和发货
0评论2025-09-3020
新型消费鲜味浓 青岛啤酒原浆千里抢“鲜”记
0评论2025-09-2923
波罗的海啤酒公司欲再次进军白俄罗斯市场
0评论2025-09-2922
喜力啤酒成功发行20亿欧元债券
0评论2025-09-2919
百威英博艾菲斯公司采购中国设备
0评论2025-09-2916
青岛啤酒专卖店亮相朝鲜
0评论2025-0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