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和策略:
本周国内豆油和豆粕价格均出现调整,期货价格形成高位震荡。美国农作物带降雨降低了市场对干旱天气的担忧,现货市场观望心态升温,购销量总体较淡。不过整体看,由于全球玉米、大豆作物减产显著,国际市场饲料原料价格居高不下局面会持续较长时间,对国内市场形成支撑作用。目前美国大豆已经进入关键的结荚期,天气的改善对大豆产量依然有很多帮助。或许减产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因为基本面的不确定性,建议不宜对农产品过分看多,目前波动行情存在操作难度,建议轻仓操作或日内短线,不宜追涨杀跌。
一周要闻回顾:
1、美国当周2011/12年度交割大豆净销售量为97,200吨,为市场年度新低。销量上升的地区包括:中国大陆 (121,100吨),印度尼西亚(74,200吨),越南(71,700吨),日本 (58,900吨),中国台湾 (9,000吨)。美国当周2012/13年度大豆净销量为924,600吨,主要目的地为:中国大陆 (585,000吨),中国台湾 (75,500吨).
2、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8月16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举行的国家临时存储东北大豆竞价销售交易会圆满结束,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东北大豆402375吨,全部成交,成交均价4275元/吨。
分省成交详情如下:
黑龙江:计划销售2009年大豆249931吨,全部成交,最高成交价4580元/吨,最低成交价3990元/吨,成交均价4341元/吨。
内蒙古:计划销售2009年大豆152444吨,全部成交,最高成交价4310元/吨,最低成交价3980元/吨,成交均价4166元/吨。
3、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截至8月12日当周18州大豆作物优良率报告:
非常差16%,差22%,一般32%,好26%,非常好4%。
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截至8月12日当周18州大豆作物开花率报告:
去年同期92%,上周93%,当周97%,过去5年均值92%
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截至8月12日当周18州大豆作物结荚率报告:
去年同期64%上周71%当周83%过去5年均值70%
4、油世界预计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将增至2680万公顷,相比之下,上年为2500万公顷。油世界还预计2012/13年度阿根廷油籽播种面积为2350万公顷,高于上年的2170万公顷。大豆播种面积将从上年的1870万公顷增至2010万公顷。
基本面分析:
一、干旱有所缓解,但仍然需要降雨,且降雨对大豆有重要作用
本周的气象报告显示,过去一周,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继续在主要农业州施威,尽管有了一些改善,但一些地区情况仍严重恶化。降雨对爱荷华州至俄亥俄州一带的农田旱情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包括大平原南部和中部在内的其他地区,干旱依然持续。气象专家报告称,美国玉米作物受旱面积为87%,大豆受旱面积为85%,草场受旱面积为83%,牲畜饲养区的受旱面积为72%。
美国干旱监测(US Drought Monitor)报告指出,半数以上的玉米及大豆产区经历着极端至异常干旱,导致单产下降且收割提前。 受旱总范围变化不大,仅受旱面积有微幅变化,最大的改善发生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尤其是印地安那州北部。干旱地图显示旱情扩大并恶化,尤其在中西部地区西部和大平原中部的州,令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俄克拉荷马州、科罗拉多州及德克萨斯州的硬红冬麦种植户面临脆弱的作物条件。俄克拉荷马州大量地区处于异常干旱等级,该级别为干旱监测的最严重旱情等级。德克萨斯州旱情稍有恶化。科罗拉多州的异常及极端受旱面积有所扩大。在爱达荷州,中度至异常干旱面积扩大,并达到森林火险等级。
图:美国气象图

来源:北方期货
中西部的大范围降雨令两大玉米、大豆主产州——爱荷华州和伊利诺伊州的旱情有所缓和,而北达科他州和南达科他州亦迎来有益的降水。气温略降令美国作物种植区的水分消耗放缓,本周将出现更多小阵雨,下周降雨料增多。但降雨料不会彻底消除旱情。一股冷锋正穿越中西部地区,给多数地区带来小雨。雨量料在0.5英寸,一些地区可能达到1英寸或更多,周四至下周中段,气温料维持在华氏70-80多度,随后气温将升至90-95度。下周中段又将出现一轮降雨过程,若降雨提早结束,将给作物带来更大压力,东南部地区的降雨令旱情得到改善,该地区大部的旱情等级为反常(abnormal),而非极度(extreme)或异常(exceptional).
图:美国气温

来源:北方期货
今年美中西部地区天气异常干旱,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美农业部作物周度生长报告里不断调低大豆的生长良好率水平,目前大豆生长良好率低于去年同期,亦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豆类市场受到支撑呈现上涨。近期有降雨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豆灌浆,不过因降雨分布不均,并未有效缓解整体干旱,干旱仍持续。8月份是大豆的灌浆期,降雨对大豆的单产非常重要。
二、连续减产致美豆库存低位对盘面仍具支撑
美国已经连续两年减产,期末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对盘面构成坚定的支撑,限制本次回调的空间,而美豆低库存的前提下,在美豆的主要生长期(6-8月份),豆类市场整体还将是易涨难跌。最新公布的美国农业部8月月度供需报告显示:USDA继续下调美豆单产至36.1蒲式耳/英亩,低于预估均值37.2蒲式耳/英亩,上月报告40.5蒲式耳/英亩。USDA如此大幅度下调单产,也侧面证明了美豆产区恶劣天气对大豆的不利影响。受此影响,美豆2012/13年度期末库存大幅下调至1.15亿蒲式耳,下调比例达到了12%,该库存为近几年最低库存。总的来看,8月的天气仍处于不确定中,但趋于好转。目前美国大豆已经进入关键的结荚期。天气的改善对大豆产量依然有很多帮助。或许减产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但目前市场价格处于高位,后期天气如果持续改善,短期内期价或将面临宽幅震荡。
图:CBOT大豆11月日线图

来源:北方期货
三、受进口成本价支持,国内大豆价格走高
本周连豆市场呈现高位震荡走势,随着美豆价格的走高,备受冷落的国产大豆开始升温。产区大豆价格逐步走高,加之新季国产大豆数量有限,因此连豆市场高位获得支撑。哈尔滨国产油用大豆收购价格4280-4340元/吨,与上周持平。国内大豆价格明显低于进口大豆,价格存在上涨空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储手中大致有1000万吨左右的大豆,国家预计每两周拍卖40万吨,后期拍卖对于连豆可能形成一定压制。
图:进口大豆价格

资料来源:中国汇易网、北方期货研发部
8月16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举行的国家临时存储东北大豆竞价销售交易会圆满结束,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东北大豆402375吨,全部成交,成交均价4275元/吨。从成交结果看。目前国储大豆拍卖,因为价格比较低的关系,非常受欢迎。对国内大豆价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现货报价,本周中国豆类现货市场报价窄幅波动。全国进口大豆销售均价为每吨4776元,没有变化,其中大连港为每吨4750元,秦皇岛地区为每吨4700元,东莞地区为每吨4700元。豆粕销售均价为每吨4312元,上涨46元,哈尔滨地区为每吨4020元,秦皇岛地区为每吨4280元,周口地区为每吨4400元,重庆地区为每吨4450元。
因此从价格来看,国内大豆价格在4600一线是有一定支撑。从技术上看,连豆A1301震荡区间在4650-4900.
图:连豆1301日线图

来源:北方期货
CBOT方面,随着期价上行及近期降雨预期,美豆基金净多单出现获利了结态势,对处于高位的期价构成一定拖累。但整体来看资金仍保留一定的风险升水。
本周连粕市场价格重心上移。对于连粕主力合约1301而言,200万以上的庞大持仓而言,多空争夺较为激烈,合约如何落幕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本周受到美豆高位震荡的影响,资金出现一定幅度的减持。
本周国内沿海地区豆粕价格小幅走高,43%蛋白豆粕出厂价格集中于4100-4300元/吨,比上周上涨50-150 元/吨。饲料厂商采购步伐放慢,高价抑制需求略有体现,4300元/吨以上的买盘骤减。对短期豆粕价格形成抑制。供需层面分析,目前油厂豆粕库存压力较轻,且有一些等待执行的合同,同时国内油厂开工率并不高,因此油厂挺粕意愿依然坚挺。短期内很难因为促销而大幅压低价格。根据船期监测,8 月份到货的进口大豆数量预计为460万吨,略高于去年同期,是过去6 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由于自南美装运量锐减,预计9、10 月份大豆到货量仍处于一年来的较低水平。1-7 月份我国大豆压榨量总体较高,油厂豆粕库存不多,说明这段时期所产豆粕均被消化。在未来3 个月大豆到货量减少情况下,油厂库存压力仍会维持在偏低水平,这有利于豆粕价格的止跌甚至再次反弹。
总的来看,豆粕仍有继续上涨的能量,但是由于国内豆粕持仓过于庞大,资金短期有调整持仓结构的可能,因此连粕市场在震荡反复中寻求高点。从技术上看,期价短期形成高位震荡格局。
图:连豆粕1301日线图

来源:北方期货
结论及建议:
目前美国大豆已经进入关键的结荚期,天气的改善对大豆产量依然有很多帮助。或许减产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近期美豆走势依旧缺乏方向,豆类依然处于震荡区间当中,预计豆粕1301合约下方支撑在3815一线,前高阻力相对较大,大豆1301合约将会围绕4700一线震荡。,因为基本面的不确定性,目前波动行情存在操作难度,建议轻仓操作或日内短线,不宜追涨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