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多国主权财富基金增持在岸人民币债券 追逐更佳回报

2012-08-13 12:003730

路透伦敦8月10日电---主权财富基金愈发有兴趣买入中国国内债券,以便获得更多机会涉足中国经济发展,他们一来可以享受不错的收益,二来可以将风险分散至更多货币.

尽管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仍有疑虑,但各国主权财富基金还是趁着规模逾3万亿(兆)美元内地债市向外资逐渐开放之际纷纷抢进.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周五表示增持中国公债,其对在岸中国资产的持仓已触及配比上限,并仍在尝试进一步增加.

"在岸中国市场比德债和英债市场要大,(主权财富基金)对在岸人民币资产的持仓微乎其微,"巴黎银行投资夥伴公司(BNP Paribas Investment Partners)官方机构全球主管Gary Smith说."他们非常想要涉足这块领域."

所谓中国"在岸"债券市场,是受到严格监管的人民币计价主权债和公司债市场,外资参与途径很有限,只有数量被严格控制的一些海外机构投资者可以买进.相比可在中国大陆外自由交易的债券"离岸"市场,在岸市场的资产池要大得多.

欧债危机和全球增长放缓罩顶之际,规模估计为3-4万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资产配置愈发向新兴市场倾斜,以追逐更佳回报.

他们可以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QFII)投资中国国内债券和股票市场.中国政府在7月27日放宽QFII,出台新规则允许投资银行间市场,而多数债券交易都是在这个市场上进行.

 

今年稍早中国政府将整体QFII规模从300亿美元扩大到800亿,更早在2010年开始允许外国央行在QFII之外直接投资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

 

"主权投资者持有的中国资产普遍偏低,由於中国股票表现无力而债券却能提供良好收益率,因此他们正转向後者,"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亚洲主权和机构策略主管Andrew Economos称.

根据质量的高低,中国债券收益率从4%到百分之十几不等,而主权投资者对低收益高品质的债券更有兴趣,他说道.

 

"越来越多的主权财富基金申请QFII投资额度并得到投资许可,"Economos称,"这一直在发生,选择性很高但频率增大."

Economos表示,亚洲主权基金明白中国的机会更好,因而展现更大的投资兴趣,欧洲和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目前在跟随.

截至6月底共有172家金融机构获准通过QFII投资中国证券,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和法国巴黎银行目前身处其中.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为96.6%

0评论2025-09-0522

原油价格重心将下移

0评论2025-08-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