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奥运发财,东区房价7年间大涨33%
如果把钱都拿去买房,怎么享受生活?
伦敦人:租房!租房!
现在不少中国年轻人自嘲是“房奴”,从刚工作开始,就要筹划着按揭买房,从此过着月供2000元以上的“房奴”生活。伦敦是国际大都会,消费水平颇高,房价亦如此。那伦敦当地人又是如何应对居高不下的房价?成都商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采访,发现奥运会让曾经贫穷的伦敦东区房价翻番,但伦敦人并不着急,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他们更多选择租房住。
成都商报特派记者 盖源源 发自伦敦
每周200英镑速度增长
尽管房子贵了,但这里变得更方便了”
“没有奥运会的时候,最普通的酒店比如家庭旅馆、便捷酒店在伦敦东区大概平均是60英镑一晚,但现在平均高达250英镑一晚。”哈里斯拥有一家准四星的酒店赫尔菲德,在奥运会来到前,为了赚更多钱,他花了30万英镑扩建酒店,将客房数从36间增加到53间,他的酒店客房直到奥运会结束,都处于客满状态。
借奥运会发财,酒店首当其冲,但更夸张的是伦敦东区的房价,随着奥运会节节攀高。“2005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来这里居住,我记得那时候房价不会超过8万英镑,我没有买房,所以不知道具体的房价,但听我的朋友说,房价已经翻倍了。”尼卡·伯恩斯住在奥林匹克公园所在斯特拉特福德区域,他说,尽管房子贵了,但这里变得更方便了,“奥林匹克公园以后会成为遗产,供我们锻练的场所,另外周边还有大型超市和商场。”
成都商报记者随后走访了斯特拉特福德的几家房产销售租赁的商铺,在其中一家商铺看到一组颇具说服力的数据,劳埃德银行市场咨询对伦敦东区尤其是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房价进行过调查,过去7年,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房价以每周200英镑的速度增长,“2005年这里的房价平均7万英镑,但现在毗邻奥林匹克的14个区平均房价已高达27.3万英镑,7年间暴涨了33%。其中哈莫顿是房价增幅最大的地区,高达59%,哈克尼地区的达尔斯顿一举成为伦敦东区房价最高的地方,平均房价达到了35.5万英镑。”相比而言,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平均房价也才23万英镑。
65%居民租房
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把自己困在伦敦?
伦敦东区飙升的房价,在想要购房的人群前竖起屏障,再加上目前英国经济并不景气,成都商报记者通过采访发现,不少东区当地居民选择的都是租房而不是买房。
佩吉出生在巴西,之后跟着自己现在的丈夫来到英国,目前有两个孩子。他们一家已经在英国居住了10年,但从未想过买房。“我们租房已经租了10多年了,10年前我们在托特纳姆租房,是一个有两层楼的小房子,一楼是客厅和厨房,二楼是两个卧室,当时的租金是1800英镑一个月”。此后,因为丈夫的工作需要,一家人又搬到了伦敦,虽然地点变了,但一家人还是租房度日。“为什么我要花那么多钱去买一套房子呢?房价这么贵,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把自己困在伦敦?有这些钱我完全可以到处去玩儿,比如去中国旅游。”
佩吉的态度反映出不少伦敦租房人的观念。马克·布伦达今年30岁,他没有太多储蓄,要买房可以按揭,但他仍然不愿意选择买房。英国人悠闲的生活也许也影响了他们的住房观,傍晚成都商报记者走出bank station 地铁站来到伦敦的金融中心,这些忙碌的银行职员下班了并不忙着赶回家,而是坐在街边小酒吧花半个小时喝一小瓶略带苦味的啤酒,聊聊天。“如果把钱都拿去买房,我们怎么享受生活?”一份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调研数据反映出目前在英国租房正成为主流,“今年,只有35%的英国居民住在自己花钱购买的房子里,换言之,剩下的人全部住在租来的房子里;而回溯到1993-1994年,还有43%的人拥有自己的房产。”这份调研还预测说,“到了2025年,只会有27%的人住在自己的房产中,剩下的人将全部选择租房。”目前在伦敦东区,租一套公寓的平均价格是800-1200英镑一个月,西区更贵些,均价大概是2000英镑一个月。
爱情与房产无关
不必只为了钱而努力,否则会失去生活乐趣”
在中国大多数城市,如果年轻人准备结婚,一般来说男方都要有房子。即便是相亲,在寒暄一阵后,女方都会“旁敲侧击”了解对方是否有房子,没有房子,也许男方相亲的时候起评分就矮了一截,这是有些残酷的现实。已经结婚的年轻人大多会自嘲是“房奴”,他们背负着长达20年甚至30年的房贷。“中国的高房价正在毁灭年轻人的想象力。本来,大学刚毕业,他们可以吟诵诗歌,可以结伴旅行。但现在,他们必须为购买住房做准备,像中年人为了柴米油盐而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是物质的,世故的,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个可以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西班牙《世界报》曾这么形容中国的年轻人。
然而在伦敦,类似的高房价却有不同的购房观,英国人由此延伸出的婚姻观,也与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没有房产,租房居住,甚至是蹭爹妈的房子住,学历和工作都比较一般,这是一些伦敦年轻人的现状。但即便如此,没车没房的他们也不愁会当光棍。“这完全没问题,家长也不会因为一个男孩没有买房,就不同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佩吉听成都商报记者说起“无车无房就难以结婚”的现象感到惊奇,她说在伦敦大家不会这么想,并大谈婚姻观,“婚姻是要相互喜欢并且能相互帮助,不是一方给另一方钱,让她只花你的钱,这不是婚姻。”
佩吉的两个孩子还没到适婚年龄,但她从来不会跟孩子谈及婚姻带来的物质压力,对于孩子的引导,她表示自己只告诉他们要享受今天,并为明天而努力,“不必只为了物质和钱而努力,如果这样,你会失去很多生活的乐趣,而生活中很多小小的美和感动,才是最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珍惜。”
伦敦东区
一译“东伦敦”。英国首都伦敦东部、港口附近地区。曾是一个拥挤的贫民区。街道狭窄、房屋稠密,多为十九世纪中期建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部分遭受轰炸破坏,后重建,是伦敦传统工业区,有服装、制鞋、家具、印刷、卷烟、食品等工业。
伦敦东区在历史上就被看成是贫民区,在柯南·道尔笔下,雾中的伦敦最危险之处,莫过于东区。这里临近码头,居民大多是卖苦力出身的穷人和外来移民,著名的“开膛手杰克”,就曾经在这里活动。伦敦申办2012年奥运成功后,市长利文斯通在谈及申奥原因时曾说,奥运会将给破败的伦敦东区带来发展、投资和重生。
近些年来,随着一批年轻的新锐设计师把工作室搬到伦敦东区,这里迅速成为国际知名的艺术家聚集地。这个地方地价相对便宜,并且离伦敦西区也不算太远,已经形成了一个颇有规模的群落。但随着房价暴涨,过去4年里,不少画廊和艺术家搬离东区,街头的繁荣景象消失不再。
在伦敦东区的街头可以见到很多艺术家的作品,涂鸦艺术大师班克斯的反战、环保等主题的涂鸦作品在户外很常见。
奥运与房市
伦敦房市并不是享受“奥运景气”的第一个城市。北京的房价涨幅自不必说,雅典的房价当年涨了63%,悉尼则涨了50%,都远远高于同期东道国房价的平均涨幅。
自从伦敦拿下奥运会举办权以来,东部地区的房地产交易就活跃了很多。但2008年金融风暴的冲击和2009年经济衰退的影响,使伦敦东部的房产价格一度遭受打击。后来在“奥运概念”的支持下,随着奥运会的逐渐临近,伦敦东部的房价再次顽强地抬头走高。
东伦敦长期公共交通设施相对落后,公共园区绿地相对匮乏,现代化市政设施相对不足,但2012年奥运会过后那里将留下大量现代化设施与建筑,民众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将得到长足改善。不少经济学家都认为,从长期来看,奥运带来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场馆等,都会增强这一地区的吸引力,对房价起到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