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伦敦8月2日电(记者Belinda Goldsmith)---伦敦奥运会组织者有信心,他们对於奥运会场馆和奥运村在赛後用途的详尽规划,能够破除曾经困扰其他奥运会主办城市的魔咒。
伦敦奥组委代理副主席米尔斯(Keith Mills)称,伦敦在申奥的时候就认真分析了其他主办城市所犯下的错误,此类错误导致奥运会结束後,留下巨额负债以及场馆荒废。
米尔斯补充道,伦敦奥组委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奥运会将对首都带来持续的收益,所以他们致力於复兴伦敦东区---这个城市最贫穷的区域之一。
“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要成为一项伟大的体育赛事。它有带来更多裨益的巨大力量,”米尔斯在一次会议上说。
“我们非常仔细地关注什麽是伦敦真正需要的,只在确有必要时,我们才会建设永久场馆。”
申奥成功的喜悦以及想要办好奥运的强烈愿望都使得举办奥运会的成本越来越高,也促使经济学家使用“奥运魔咒(Olympic curse)”这个词,来比喻主办城市的花费远高於奥运会这个“展示品”的真正价值。
来自牛津大学商学院的研究表明,奥运会主办城市平均超支179%,而且伦敦奥运会即将成为16年以来预算超支最严重的一届奥运会。
伦敦奥运会的开支已经从2005年申奥成功时提出的23亿英镑(36亿美元)上升至如今的93亿英镑(140亿美元),米尔斯认为这一差额的产生主要是来自土地征用和整修奥运公园的支出。
但是米尔斯仍表示,开支被严格控制以保证能给这个城市留下一笔奥运遗产,使投资获得收益。
**永久场馆**
米尔斯补充道,在奥运会之前,伦敦还没有一座50米泳道的游泳馆,所以建设一个奥运水上运动中心是有必要的。
首都也缺少了一个低成本的室内自行车场馆,在水晶宫还有一座又小又老的田径设施。这样一来,为这些运动兴建两个崭新的场馆是有道理的。
“但是其他所有的场馆要麽是已有的设施,像温布利球场(Wembley Stadium)或温布尔顿球场(Wimbledon),要麽是像沙排场馆皇家骑兵卫队阅兵场(Horse Guards Parade)这样的临时场馆,”他说道。
“我认为这个模式运转得很好。完美吗?也许还不是。不过这是我们所发现的最接近完美的模式的。”
迅速拔地而起的临时场馆在伦敦引起了一些评论员的责难。由於这些建筑在赛後都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他们称其为“乐高积木奥运会(The Lego Olympics)”。
在9月9日残奥会结束之後,奥林匹克公园的钥匙就将被移交给伦敦奥运遗产开发公司(London Legacy Development Corp,LLDC)。公园里包括所有34座奥运场馆中的九座,包括奥运主体育场、室内自行车赛场和水上运动中心。
LLDC负责长期规划、发展和保养这些场馆。它已经规划了一个为期两年、耗资3亿英镑(合4.7亿美元)的改建工程。
这个规划将把这里变为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Queen Elizabeth Olympic Park )。其中包括一个绿树成荫的公园。剩下的场地将留做居住或商业用途。
LLDC的商业营销部临时总监麦克劳德(Scott Macleod)表示,所有的奥运场馆都有其赛後改造计划,而且在这附近已经在修建一所大型的购物中心。他还补充道,运动员村将被改建为公寓。
他声称,预期当地社区将会利用主体育场来举办田径赛事。但是LLDC还是想在奥林匹克公园重新开张的时候能够签下更长期的租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