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农经讯 7月20日,世界第三大啤酒企业喜力宣布,以51亿新加坡元(约合259亿元人民币)增持其合作伙伴新加坡华狮集团持有的亚太酿酒集团股权,以通过此法从而达到控股。
据悉,目前新加坡星狮集团通过直接、间接持股的方式拥有亚太酿酒集团39.7%的股权,而喜力啤酒直接、间接持股拥有亚太酿酒集团41.9%的股份。这就表明,喜力啤酒已经占据优势,如若完成这笔收购,喜力啤酒将成为亚太酿酒集团的控股股东。
然而,喜力集团貌似收购遭到了重阻,最近几周,太过酒业大亨苏旭明连续通过多起收购接近亚太酿酒集团。其先是在7月16日通过其婿旗下公司Kindest Place Groups(KPG)提出,收购华侨银行等公司所持亚太酿酒集团8.6%的股权。7月18日,苏旭明旗下的泰国最大啤酒商泰国酿酒(Thai Beverage)又宣布,同意出价27.8亿新元收购星狮22%股权。
如若苏旭明这几笔收购能够成功,其个人将拥有亚太酿酒集团近17%的股权。
同时,日本麒麟通过持有少部分星狮集团股权,也间接持有部分亚太酿酒集团的股份。有消息称,麒麟将聘请德意志银行作为顾问,有可能在稍后出手阻止喜力控股亚太酿酒集团。
如此来看,喜力集团收购亚太酿酒似乎是困难重重,阻挠之多。那么,如此大的困难下,为什么喜力还不遗余力的资本运作呢?
据相关数据显示,百威英博、SABMiller、荷兰喜力和丹麦的嘉士伯只占亚太地区啤酒行业利润的23%,而在世界上其他每一个地区,上述企业都占有该行业利润的六成以上,亚洲因此被认为是唯一仍有机会进行行业整合的市场。
而亚太酿酒集团是亚洲地区增长最快、盈利能力最强的啤酒企业之一。数据显示,拥有包括30家酿酒厂的亚太酿酒集团通过虎牌等知名品牌,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均有不错的市场占有率。
同时,喜力还对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亚洲市场潜力非常看好。而通往中国最好的渠道却是亚太酿酒集团。所以,喜力是倾尽全力也要拿下亚太酿酒的控股权。只是,理想是美好的,而过程却是需要大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