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2012年度大豆玉米考察(东线)
通过这几天的考察走访,期货日报记者发现,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虽然还是呈增长态势,但已显出疲态,高企的种植成本压缩了农民的收益空间,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正在降低。
富锦市农委的数据显示,今年该市玉米种植225万亩,水稻种植211万亩,大豆种植93万亩,而去年这些数字分别为162万亩、160万亩、160万亩,2010年则为120万亩、110万亩、25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实际是建立在“蚕食”大豆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有当地人士甚至认为本年度大豆的实际种植面积比官方统计数据还要低。
如果说佳木斯、绥滨等地还是玉米“一家之天下”的话,那么富锦至同江一线则可很明显地看到玉米和水稻“平分秋色”。
在富锦市大榆树镇的一块玉米田边,一位姓贲的农民和记者诉起了苦。“种子涨价,化肥涨价,柴油也涨价,没有不涨价的!”他说,大榆树镇这边现在地价上涨很快,因为水稻种植大户大规模包地,水田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旱地价格也跟着涨。这边包地的现象很普遍,很多人都把田地转让后出去打工了。种水稻收益高,每亩地最少也能挣1200元,但是投入有些大,一垧地要投入两万多元。“今年种玉米要是不赚钱,我也打算把地转了打工去”。
津投期货哈尔滨营业部工作人员苟海池告诉记者,近几年黑龙江出现了很多大面积承租土地的种田能手,租种的农田面积也在快速增长。这些人手中有着充足的资金,可以种植水稻等成本较高但收益也较高的作物,黑龙江玉米的种植面积未来或许也将被挤占。
成本涨幅过高影响农民收益
大商所2012年度大豆玉米考察(西线)
6月18日,期货日报记者随考察团走访了讷河、克山、依安等地,了解去年大豆、玉米产量和收益情况。考察中记者了解到,大豆产量低、收益少是刺激农民改种玉米及其他经济作物的主要原因。
在内蒙古自治区尼尔基镇的西拉金村,记者与正在给玉米喷药的张姓农民交谈得知,他所种植的12垧(1垧合15市亩)地,今年全部种了玉米,而去年有8 垧种的是大豆。在问及去年大豆收益情况时,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说“刚够本儿”。去年他家的大豆亩产为200斤,为了偿还贷款,大豆刚一收获便以1.97元 /斤的价格卖出,而目前当地大豆的收购价在2.2元/斤左右。谈起今年的种植成本,他告诉记者,仅土地承包费一项,就从4500元涨至5000元,大豆种子价格几乎翻倍,化肥每袋上涨30元,整地费每亩上涨了20元,人工费每天上涨了50元。
依安县是黑龙江有代表性的产粮大县,共有15个乡镇。据依安县商务粮食局相关人士介绍,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39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占94.3%,去年玉米种植面积占53.6%,大豆占29%,水稻占6.3%,其余为小麦及经济作物。今年大豆改种玉米的面积在20万—30万亩。2011年该县玉米产量 80万吨,大豆产量11万吨,水稻产量9.4万吨。今年玉米、大豆、水稻种植成本各要素(种子、化肥、人工费等)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玉米种植成本平均增加215元∕亩(不算地租),大豆成本平均增加63元∕亩。国家对玉米、大豆种植补贴66元∕亩,水稻补贴80元∕亩。如果按照玉米产量1000 斤∕亩、价格0.8元∕斤,大豆产量200斤∕亩、价格2.1元∕斤,水稻产量1600斤∕亩、价格1.35元∕斤计算,玉米、大豆、水稻每亩纯收益分别约为1100元、600元、1600元。产量低是影响大豆收益的主要因素,水稻收益虽高,但每年有300元∕亩的额外水费成本,而且土地承包费高达 2000元∕亩,旱田改水田种植水稻要两年才能收回成本。
对于今年作物长势,他表示,依安县前期严重干旱,玉米播种从5月1日开始一直延续到20日,甚至出现“四茬苗”的现象,大豆长势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