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它品种繁多,品味差异也很大。就它的发明者来说,也是说法各异,有记载说夏朝仪狄开创了“酿酒先河”;也有人说杜康是酿酒的“祖师爷”;还有人认为谷物中的淀粉在自然环境下就可分解成糖和酒精,最初的酒是“自然天成”。
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喜好,对酒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亲朋团聚、开怀畅饮,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悲伤愁苦、自斟自饮,那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浪漫柔情、四目相对,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胆怯畏惧、行前快饮,那是“酒壮熊人胆”;豪情出行、大杯痛饮,那是“壮士去兮易水寒”。在文人眼中,酒是创作灵感的“催化剂”,则有“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在将军和战士的眼中,酒是壮行和诀别曲,则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群雄逐鹿则有“青梅煮酒论英雄”,君臣斗智则有“杯酒释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