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酒场上最不本色的五种低调人

2009-01-20 08:533390

有些人天生的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坐在酒场上也不会例外,自然要保持低调本色。这种低调喝酒的人属于正常发挥,没有多少大惊小怪,如果他们在酒精的刺激下变得高调张扬,那才失去原有的本色。酒场上低调不低调,与其说是性格使然,还不如说是技术处理。我发现许多人的低调并非本色,而是迫于种种外在因素,故意地装出来的,为了少喝酒不成酒靶子,或者摆正自己的位置,只好让低调代表酒态度。我喜欢在酒场上低调些,也喜欢保持低调的人,但不能单纯为低调而失去本色。归纳总结了一个小时,终于凑够了五种最不本色的低调人,还是运用模式化的帖子,一种种地表达出来,希望与网友酒场老手们共勉。

  第一,酒量小或不沾酒的人,无奈地用低调掩护自己。我多次说过这样一句话,酒场上的话语权与酒量成正比,虽然有些人不认可还挑剔,但也是酒场上不争的事实。酒量是酒场的硬道理,如果自己酒量小不能喝,最好少说为佳,不妨笑看别人的酒表演。鉴于这些明潜规则,有些酒量小或滴酒不沾的人,为了少惹酒麻烦不受酒罪,无奈地用低调掩护自己,防止因不低调而多喝酒。其实这种人平时并不见得多低调,坐到酒场上就像变了人,被酒压抑得少言少语,既很少主动敬酒,更不敢放胆劝酒,别人找上门的酒,也得过且过。用比较真实的低调态度感染对方,往往能够摆脱喝多或被灌醉的局面。这种低调最明智,不能喝或喝不了的人就应低调些。

  第二,暂时不能喝的人,不好意思不保持低调度难关。有些人很能喝很能说也很周到,多数时候是酒场的主力军,起到沟通左右活跃酒场气氛的作用。他们不但主动敬酒劝酒,对别人的反作用也来者不拒,甚至还经常挑起酒事,抡大杯换大碗,把酒场搅和的一塌糊涂,酒场上属他们最牛逼最高调。别看他们经常在酒场上唱多,也有个别时候喝空,那是身体或情绪或生活等方面出现了故障,暂时不能喝不想喝。这种人很懂事,知道唱多时怎么张扬无人管,当自己的酒平严重下降时,就要夹起尾巴做人喝酒,越低调越好,越让人看不上眼越好。这种人最清楚酒场潜规则,所以当他们落难时,不好意思再高调喝酒,拉下面子做个低调人,好度过酒难关。

  第三,怕遭酒攻击的精明人,故意装成很低调的样子。这种人是最不本色中的最不本色,他们的低调完全是装出来的,担心展示真实酒量或说些过头话遭酒攻击,因而像变色龙一样蜇伏起来,目的就是少喝酒或不喝酒。我见识过许多这种人,他们的酒量探不着底,二两三两不在话下,七两八两没有问题,很少见到他们醉过。关键的关键在于这套伪装术,通过高水平的低调表演,树立自己酒外行的形象,别人误以为他们不会喝不能喝,要么将这种人看不上眼,甚至忽视他们的存在。其实这种人很危险,因为他们太精明了,一般意义的酒场不会打动他们,但他们觉得需要发挥的酒场,便脱下低调的画皮,偶尔露回峥嵘,为自己挣得特别可观的额外利益。

  第四,酒场上地位比较低的人,低调就是他们的位置。上篇帖子里,我概括了中国酒场的五大功能。不管读帖的人相信不相信,酒场上确实有地位高低之分,有些场合还渭泾分明。坐在这种酒场,该说什么话,该敬什么酒,该如何劝酒,谁先敬先敬谁,还有许多程序与仪式如何落实,这是门比较不简单的小学问。有些时候由于地位靠后,即使本心想为酒场做点贡献,也根本不允许高调张扬,否则会适得其反,受到当场指责或留下不好印象。这种人懂得酒场的瞎讲究,坐在酒场上恪守住自己的位置,按着自己的身分说话敬酒,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不该劝的一定不劝,把低调的位置与低调的态度统一起来,虽说不舒服,却只有正面影响没有负作用。

  第五,对东道主或客人有意见的人,以低调表明态度。这种人比较典型的情绪化,他们平时比较不低调,坐在酒场上有说有笑,见什么人敬什么酒,挖空心思劝不识劝的人喝酒,甚至联合别人齐动酒,直到把不顺眼的人灌多灌醉。他们是酒场上的活跃分子,直接间接地操纵酒场气氛,多数时候比较受欢迎。这种人低调时,把低调当做对人的态度,以示不满或抗议。比如一些场合他们本意不想去,又不好意思推辞,坐在酒场上便玩起情绪游戏。他们失去了往日的热情与活力,阴沉着脸坐在那里不言不语,从不主动敬酒劝酒,对别人的敬劝酒敷衍了事轻描淡写。说难听点的话,好像谁欠了他们几百两银子,请到这种冷低调的人,东道主算摸了忌讳点真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如何一眼识别好啤酒?

0评论2025-02-24436

德国人啤酒消费下降了吗

0评论2024-12-11455

啤酒未来发展趋势

0评论2023-04-2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