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控制好麦汁冷却,及时排除冷凝固物。
麦汁回旋完毕后,进行急冷却,麦汁速冷却后,有大量冷凝固物析出,麦汁冷却温度愈低,冷凝固物愈多,一般冷却时间控制在60分钟以下。大量的冷凝固物进入发酵罐后,要及时排冷凝固物。否则,将引起啤酒澄清缓慢及过滤困难。
⑥合理控制麦汁组分。
啤酒风味物质的生成量随着麦汁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麦汁中α-氨基酸的含量对发酵过程形成啤酒风味物质至关重要,一般要求12°P麦汁α-氨基酸含量控制在140mg/L-160mg/L对啤酒整体风味有利,且不影响酵母的生长和繁殖。
⑦麦汁溶解氧含量要稳定。
麦汁中含氧量愈高,酵母增殖愈大,发酵愈旺盛,啤酒风味物质的生成量将愈多;反之酵母增殖量少,不利于发酵的正常进行。一般麦汁中含氧量控制在6mg/L-10mg/L为宜。使用分锅次满罐的麦汁,最后一锅麦汁可以不充氧,防止发酵罐麦汁氧含量过高,酵母增殖量过大,产生较多的影响啤酒风味物质。如果麦汁补氧量不足(<6ppm)时,会降低酵母细胞的增殖速率,延长细胞的停滞期,导致细胞过早衰老;过量的补氧(>10ppm),也会导致细胞过度出芽和发酵,产生大量酵母,会促使酵母退化和变异,致使代谢不正常。
⑧麦汁进罐温度和满罐时间的控制
锥形罐刷洗完后,空罐温度控制应与主发酵温度保持一致,避免罐温对酵母起发温度产生影响。麦汁起始接种温度应低于主发酵温度2℃~3℃,满罐温度应低于主酵温度1℃为宜,麦汁在分锅次进罐中,让酒体温度随酵母繁殖代谢产生的热量,使罐温自然升温到主酵温度,所以麦汁的冷却温度应遵循先低后高,最后达到满罐温度的原则。以10℃主发酵、四锅次进酒满罐为例说明麦汁冷却温度为:第一锅6.5℃~7.0℃; 第二锅7.0℃~7.5℃; 第三锅7.5℃~8.0℃;第四锅8.0℃~9.0℃。切忌满罐温度不能过高,防止因突然降温受冷而影响酵母的繁殖,导致发酵迟缓,麦汁满罐时间不能超过18小时。
(2)发酵单元控制措施
①严格控制发酵温度和压力。
一般情况下,0.1Mpa压力对酵母细胞是无影响的,但对酵母的代谢产物、细胞繁殖和发酵速度影响较大,前酵期为不影响细胞繁殖速度,最好在糖度降到3.5?bP时,开始升压,发酵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产生风味物质含量的多少。发酵温度提高,发酵速度相应加快,风味物质生成量就多。
②严格控制后贮时间。
后贮时间长,风味物质含量会有小幅度上升。特别是啤酒消费淡季,后酵贮酒时间应严格控制,贮酒时间一般为7~14天。
③做好酵母菌种的管理工作。
啤酒酵母的特点决定了啤酒的口味,要提高啤酒的新鲜度,必须保证酵母质量。原菌种要保持性能稳定,不能出现变异、退化等现象,否则,很难保证最终产品的口味均一。
a.选用优良的酵母菌种
酵母菌种是影响啤酒风味的决定性因素,不同的酵母菌种生成的风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很大的差别,在同等发酵条件下,有的酵母菌会产生比其它菌种高数倍的风味物质。酵母接种量的大小对风味物质的生成量也有一定影响,当加大酵母接种量时,酵母的繁殖量将减少,风味物质的生成量也相应减少;当接种量不足时,酵母的繁殖量将增大,产生较多的风味物质。因此,合理地选择酵母菌种是从根本上控制风味物质含量的最有效方法。
b.对回收酵母的质量要求
回收使用的酵母泥,必须色泽洁白、无异味、无酸味,外观粘稠,酵母细胞形态大小均匀、饱满、液泡小,细胞壁薄,内容物不明显,无异形细胞。发酵液的杂菌和有害菌的检测结果,是评价该罐酵母受污染程度的标志,要本着“无菌使用酵母”的原则,微生物不合格的罐不能作为传代酵母使用。要坚持“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回收酵母在添加使用前要进行检测,酵母的死亡率要低于5%、PH值不能高于5,PH值若高,说明酵母有自溶现象,这样的酵母泥不应再回收使用。酵母回收代数应控制在5代以内,保证酵母的强壮及良好的活性,保持啤酒良好的风味,同时也降低了传代酵母被杂菌污染的几率。(zara)
2025年最新十大公认最好喝的啤酒,你喝过几款?
0评论2025-06-24759
批发商如何应对临期啤酒的库存压力?
0评论2025-03-31355
如何一眼识别好啤酒?
0评论2025-02-24436
德国人啤酒消费下降了吗
0评论2024-12-11455
啤酒未来发展趋势
0评论2023-04-261213
为什么现在啤酒越卖越贵?
0评论2023-04-07809
曾经人人称赞的精酿时代,如今国产啤酒为何沦为“工业啤水”?
0评论2023-04-07937
全球人均啤酒消费国家Top10排名
0评论2022-11-17994
精酿啤酒到底是不是风口?先来看看它的“六宗罪”
0评论2022-04-08952
啤酒板总结的啤酒行业五大消费趋势的转变
0评论2022-03-3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