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春节的假期已经过了,但亲朋好友的聚会还在继续,大家凑到一起开怀畅饮是必不可少的。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病学专家匡培根教授提醒人们:喝酒一定要节制,以免引发酒精中毒性头痛。
匡培根教授介绍,与酒精有关的头痛可分为三种:急性酒精中毒、慢性酒精中毒、戒酒反应。饮酒后引发头痛是人所共知的,但其中的详细情况大多数人不太了解。酒后的中毒反应可以通过不同症状分辨。
急性酒精中毒:大量饮酒不久后出现的头痛与酒精中毒有关,这是因为酒中的乙醇可以使脑血管扩张,引起两侧太阳穴搏动性头痛,也可称之为全头痛、枕部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如话多、欣快感、易冲动等,有时甚至可以出现幻觉、意识障碍等。某些酒类(如啤酒)含有大量的酪胺,该物质能刺激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后者具有收缩血管和升高血压的作用,导致头痛。偏头痛病人如果饮用啤酒,十分容易引发偏头痛发作,可能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慢性酒精中毒:慢性乙醇中毒多见于有酒瘾者,病人常有头痛、头昏、头部紧箍感或紧压感、失眠、肢体麻木、震颤、感觉障碍、步态不稳等症状,严重的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减退,还可以出现虚构和幻觉等症状,与缺乏维生素B1有关。
戒酒反应:长期饮酒的人偶尔一两天不喝酒也会引发头痛,可能是导致病人长期饮酒的原因之一。由于长期饮酒的人,血管也长期处于扩张状态,不饮酒后血管收缩而导致头痛。长期饮酒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酒精的过度抑制,如果戒酒则使大脑皮质对自主神经的调控功能发生紊乱,导致颅内外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头痛的症状。除头痛外,病人尚有焦虑不安、失眠、恶心、呕吐、头部和肢体抖动、幻视等现象,称之为戒酒综合征。长期大量饮酒,不仅会导致头痛,慢性酒精中毒,而且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因素之一。
匡培根教授提醒人们,亲朋好友节日聚会,饮酒有度是控制头痛的关键,改掉长期饮酒的习惯。偶尔饮酒时,应量力而行,如果出现了急性、慢性酒精中毒时,应及时前往医院治疗。如果出现了戒酒反应,应该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