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国家质检总局此前共组织抽查了北京、河北、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江西、重庆、安徽、河南、山东、广东、陕西、湖南、湖北、福建、甘肃等20个省、直辖市145家企业生产的145种产品,合格129种。
据介绍,不合格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使用非“B”瓶和捆扎包装问题突出、原麦汁浓度达不到标准要求、个别产品双乙酰含量超标等。
有关人员提醒消费者,正规合格的产品,都会在啤酒瓶盖和瓶身上分别打上机打的生产日期,消费者应该看看日期是否一致。
此外,国家质检总局此次还抽查了62家企业生产的62种啤酒瓶产品,合格45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2.6%。
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
一是抗冲击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抽查中有17种产品抗冲击指标不合格。抗冲击是瓶子承受外力打击的能力,抗冲击值低,容易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碰撞而引起爆炸。
二是耐内压力指标不合格。
瓶子耐内压力值低,在轻微碰撞、环境温差较大等情况下,就容易产生爆瓶。
河南巨力玻璃有限公司、民权霞光玻璃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都匀市永顺玻璃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商丘市富泰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湖北省汉川宏达药用玻璃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因相关产品存在种种问题名列“质量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