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重组工作新闻发布会在乌鲁木齐召开。至此,新疆啤酒花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历经两年风雨坎坷,圆满地划上了句号,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减债重组的第一个成功案例。
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陈雷出席了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上,陈雷发表讲话,回顾了啤酒花公司的重组历程,同与会各方代表分享酒花股票即将复牌的成果。
2003年10月30日,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艾克拉木?艾沙由夫不假而出,引发了震惊全国的“啤酒花事件”,公司许多长期隐瞒的问题迅速浮出水面,面临破产。啤酒花公司如果破产,不仅造成3000多名职工下岗,更严重的是会引起区域性金融危机,一系列连锁反应将会影响我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使企业摆脱困境,防止风险扩散,努力维护新疆经济、金融和社会稳定的大局,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按照市场经济规则,积极支持企业实施重组。
由于啤酒花公司重组是我国首次以银行减债为前提进行的重组,是首次引入债权人委员会债务和解机制进行的重组,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为数不多的外资加入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在此之前,没有类似的成功经验和现成的规则可循。因此,许多问题解决的难度很大,如贷款减免问题、或有负债的解除问题、基准日问题、风险资产价值的确认等等。两年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上百次协调会,有关部门和应急协调小组赴北京、四川等地三十余次,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逐一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清除了重组障碍,同时国家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等国家有关部委和单位、债权人委员会及有关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企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积极推动了重组工作。
啤酒花公司的成功重组,直接、间接减免银行债务共10.87亿元,减免非银行债务4.17亿元,规避了因担保连带责任而可能引发的90多亿元区域性金融风险,为政府主导处置企业重大危机事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引进了蓝剑、嘉士伯两家国内外知名的大型企业,改善了啤酒花公司的股本结构,扩大了公司的经营规模,壮大了公司的竞争实力,整合了新疆的啤酒产业,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重组,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标志着自治区两年多来集中处置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