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啤酒利润、税金增幅双双高于产量增幅

2006-04-13 08:125400

    在未来五年中,中国的啤酒产量还会增长,虽然基数变大了,增幅仍会保持在5%左右。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农村市场的开发和市场竞争的渐趋有序,啤酒价格还会上调,行业盈利水平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也只有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调整价格,才能扭转行业的微利现象,使啤酒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二届理事会上,肖德润理事长对2005年中国啤酒工业发展总体的评价是:啤酒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增比保持在5%以上;产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销售收入增幅明显;市场竞争渐趋有序,行业经济效益稳步上升;资本并购持续高涨,投资力度有增无减;产品进出口变化不大,原料进口及价格上升;企业管理逐步科学化,行业综合水平有所提高。中国啤酒业正在从成长期逐步向成熟期过渡。

  啤酒产量持续稳定增长:2005年全国啤酒总产量3061.56万KL,比上年初报数增加151.51万 KL,增长5.21%(国家统计局公布增长比例为10.30%)。

  销售收入增幅明显:2005年啤酒产品的销售收入增幅比产量增幅高出2倍,销售收入总额723.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02%。行业通常以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不含税)来表示啤酒平均价格,2005年全国平均KL啤酒销售收入2364元,比上年同期提高10.3%。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甘肃省,增长10%以上的省市还有宁夏、贵州等9 个省市。KL啤酒单价最高达4000元以上,而最低的在1300元以下。

  众所周知,对啤酒行业来说,啤酒价格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分析销售价格的变化,1997年后,啤酒价格逐步下降,使行业经济效益滑坡,2001年到了最低点,2002年后,啤酒价格一直以缓慢的速度上升,2005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也带动了行业经济效益的好转。

  经济效益稳步提升:上年的评价是经济指标稳定,有上升趋势,今年可以说是稳步提升。

  2005年啤酒行业利润总额3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啤酒税金120.57亿元,比上年增长8.28%。这是近几年来,首次利润、税金增幅双双高于产量增幅。这意味着除产量增长外,单位产品利润和税金均有增长。

  单位产品啤酒税金比上年增长2.92%,改变了近两年徘徊不前的局面,达到2002年消费税额调整当年的高水平。KL啤酒税金增长10%以上的有天津等5个省市,达450元/KL以上的有海南、新疆和广东等6个省市,均位于国境边缘,而KL啤酒税金在300元以下的4个省市都在中原地区。啤酒利税总额比上年增长10.51%,KL啤酒利税比上年增长5.04%。

  报告还对影响2005年经济效益指标稳步上升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是啤酒价格(单位产品销售收入)提升:2005年KL啤酒销售收入比上年提高220元,是KL啤酒利润提高11.28元的重要基础,凡啤酒价格较高的省市,一般利润水平也较高,2005年8个亏损省市中有5个KL啤酒销售收入在1800元以下。

  二是企业内部消化提价因素:啤酒企业通过加强管理,降低资源消耗,在设备和原料采购环节积极推进"阳光采购",控制制造成本的升高。另一方面,随着营销工作的加强,不可避免地引起销售费用的增加,但其增幅低于销售收入,其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有所下降。

  三是提高资金利用水平:啤酒行业经过近几年的资产组合,生产规模相对集中,逐步发挥出规模效益,资金利用水平表现出好转趋势。

  对啤酒工业投资力度有增无减:在食品行业中,啤酒行业已从传统产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备受社会关注;业内人士体验这几年啤酒行业的发展,对前途充满信心;中国人均啤酒消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有较大潜力,因此这几年外资并购中国啤酒企业、内资联合兼并、社会法人参股等多种模式的投资态势一直红红火火。

  2005年的外资并购主要有:英博集团对浙江雁荡山金狮和宁波金狮的扩股,年底最终以58.86亿元入主雪津啤酒,分两步实现100%控股,这和2004年AB公司整体收购哈啤同属轰动性新闻;喜力公司收购大富豪40%股权;嘉士伯和宁夏西夏啤酒联姻;华润控股湖北枝江等。2005年外资公司对中国啤酒业的到位资金近10亿元。内资联合兼并主要是重啤、金星、泰安、大富豪等二线集团,预计投入资金约3-4亿元。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继2004年后,新建啤酒厂和扩建改造的势头不减,四大集团在广东省新建的啤酒厂陆续投产,其它地区投资建厂的消息也时有传出。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国范围内有11个新建厂和大的扩建工程投产,新增生产能力110万KL,投资总额达40亿元,另有近2 0亿元的新建、扩建项目在2005年签约,将于2006年投入运行。

  原料进出口态势:2004年初,国家将啤酒进口关税降为零,对啤酒产品进出口没有产生影响,2004年啤酒进出口均呈负增长。2005年啤酒出口量14.7万KL,增长4.35%;进口啤酒2.1万KL,降低21.51%。在啤酒进出口中,主要的问题是出口价格太低,不及进口价格的一半,如何摆脱低价出口,在国际上树立中国啤酒的良好形象,是业内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2005年进口的217.92万吨大麦占当年大麦总需要量的60%以上,改变了近几年低于50%的局面。

  由于业内采用香型酒花改善啤酒口味,2005年进口颗粒酒花量比2004年增加了87.3%,达545吨,价格也提升了2.4%。而进口酒花浸膏和液汁比上年降低了28.3%,平均价格也降低了28%,这可能与2005年国内二氧化碳酒花浸膏及四氢苦水的扩产有关,扭转了进口产品的垄断局面。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