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购进青岛益青机械厂生产的HWB10型高浓稀释设备一套,同时也对高邮通用过滤机厂生产的高浓稀释设备有所接触,在生产使用当中感到国内生产的高浓稀释设备在配比精度方面已经完全过关,但在脱氧水的氧含量及脱氧水的杀菌方面还需进行改进,才能达到生产要求,现将笔者在上述两方面所做的改进工作简述如下,以供同行参考和商榷,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1、脱氧水的氧含量指标是由真空罐的真空度的高低所保证的;一般来讲真空度达到0.094MPa以上即可。实际生产当中,在脱氧水的制备时,真空度能够做到在开机后很快达到0.094MPa以上,但脱氧水的氧含量指标要达到0.05mg/L以下却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我们对高浓稀释设备脱氧过程的氧含量指标与开机时间的长短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监测,结果见表1:
表1 高浓稀释设备开机时间与脱氧水的氧含量之间的关系
开机时间
(分钟)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氧含量
(mg/L) 4.2 2.7 1.28 0.09 0.08 0.07 0.06 0.05 0.04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开机初期脱氧水的氧含量的降低速度较快,大约15分钟以后脱氧水的氧含量达到0.1mg/L以下后,氧含量的进一步降低比较困难,仍需15分钟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设备规定的氧含量指标0.05mg/L以下,并且有波动,大约在开机40分钟看起来才能稳定。因此,在高浓稀释设备开机前30分钟以内所制备的脱氧水是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应该排掉或进行回流循环。但是,设备原生产厂家在设备制造时显然没有这种考虑,仅仅在第一次开机制水时可以通过脱氧水贮罐底部的排污管将前30分钟的高氧含量的脱氧水排掉,在以后的制水过程中,由于生产的连续化要求,不可能将贮罐内的脱氧水全部用完后再制备脱氧水,恰恰相反,实际生产中当贮罐内的脱氧水尚存1/3时就需要重新开机制水,但原设备无法从另外的管道排掉开机后的前30分钟制出的脱氧水,因此,前30分钟制出的含氧量较高的脱氧水只能进入贮罐,这段时间的制水量大约有4M3左右,原设备配备的贮罐有5M3左右。
这样,生产当中使用的脱氧水的氧含量始终高于0.05mg/L,原设备的先进性能没有在生产当中发挥出来。据此认识我们自己动手在二级脱氧罐后进入板式冷却器前加装一根回流管到贮水箱,这样能够做到在需要制备脱氧水时首先将开机40分钟内制出的脱氧水通过回流管进行循环,这样制备的脱氧水的氧含量经检测都在0.05mg/L以下,从而保证了高浓稀释啤酒的质量。在此建议设备制造厂家在设备制造当中应考虑到这种因素而进行设备设计的改进;已购买高浓稀释设备的厂家也需自己动手进行改进,以保证脱氧水的氧含量指标达到工艺要求,从而保证啤酒的质量。
2、高浓稀释设备所用的酿制水应进行预处理,包括调整硬度、调酸度和无菌处理,实际上啤酒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对水源仅作调硬度、调酸处理,而对水源的无菌处理从认识和到经验均显不足。高浓稀释设备制造厂家在提供设备时也仅仅要求设备使用厂家自制无菌酿制水作为水源来制备脱氧水而并未提供相应设备。我公司在购买设备时依据自己的生产经验和认识决定采用紫外线杀菌方式对脱氧水进行无菌处理,坚决要求厂家同时提供一套紫外线杀菌机,安装在脱氧水稀释兑比设备之前,经检测杀菌效果良好。
脱氧水经紫外线杀菌处理后基本达到了无菌要求,对后道灌装工序的杀菌减轻压力有很大帮助,因此,建议同行在采用高浓稀释工艺时应注意脱氧用水的无菌要求和杀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