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纯碱工业协会召开座谈会,通报纯碱行业2008年生产经营状况和分析展望2009年生产运行情况。
2008年纯碱行业产量和出口均创历史新高,纯碱价格波动为历史之最
2008年是纯碱行业非常特殊的一年,纯碱产量和出口量均创历史最高;纯碱市场销售价格既创造了历史最高,又回落到了历史低位,价格波动幅度之大为历史之最;既创造了月度效益最大,也出现了月度最大亏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使纯碱生产成本达历史最高。
2008年全国累计生产纯碱183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产107万吨,增长6.2%。既创造了纯碱产量历史最高,同时也是纯碱产量10年来增幅最低水平。10月份以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经济下滑的影响,纯碱产量骤减,11月、12月两个月减产约80万~90万吨。
2008年全国累计出口纯碱212万吨,比上年同期多出口42万吨,增长24.7%,创出口最高水平;2008年全国累计进口纯碱1397吨,是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2008年9月份之前,延续2007年国内市场需求的旺盛及生产成本的拉动,纯碱市场销售价格逐步抬高,重质碱和轻质碱的最高价分别达到2600元/吨和2400元/吨,创纯碱价格历史最高;9月份以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需求突然减少,市场出现严重产大于销,价格竞争趋于白热化,不到3个月,重质碱和轻质碱价格分别跌至1200元/吨和1000元/吨,有的地方价格甚至更低。纯碱价格波动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创历史之最。
2008年前9个月,原材料价格虽然不断攀升,但纯碱价格也持续提高并在高位运行,纯碱行业取得历史同期最好的经济效益。10月份以后,纯碱价格大幅下降,当月除少数企业外,多数企业开始出现月度亏损,11月、12月全行业出现月度亏损。虽然2008年全行业经济效益波动很大,但从年度看,效益仍是较好水平。
2009年纯碱行业制约与利好因素同在,产量增幅将会大幅回落
2009年对纯碱行业来说,制约与利好因素并存,在需求难以明显增长的情况下,生产仍需减量运行,产量增幅将会是近年最低。市场销售价格在经历2008年底的低点后,将趋于理性,并会小幅回升。2009年上半年将是最困难时期。
1.国家连续出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这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利好因素。在困难面前要有信心,政府连续出台的政策措施,涉及面之广之深,投资额之大前所未有。在全国上下共同落实这些政策措施的过程中,定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2.影响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从外部讲主要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逐步加深,直接影响纯碱和以纯碱为原料的下游产品出口。从国内因素看,我国GDP增速放缓,国内需求减少,但一批新建、扩建项目建成并会择机开工,从而加重了纯碱行业的产能过剩。
3.减产措施仍需坚持。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政府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和传导还有一个过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今年1月份纯碱价格相对稳定,减产是第一大功劳。但这个相对稳定是很脆弱的,在下游产品没有复苏迹象之前,纯碱行业仍需坚持采取减产措施。
4.发展趋势。综合各方面因素的比较,今年纯碱产量乐观估计与2008年相当,悲观估计会退到2007年的水平;纯碱市场供求关系、价格不会有重大突破,全行业全年盈亏相抵仍会亏损。纯碱出口量会有所减少,出口价格会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