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俗语“民以食为天”,随着食品市场需求的不断变更,我国食品包装机械得到了飞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国外的先进包装技术得到了不断地引进,同时新技术也填补了国内食品包装机械的市场空缺。
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十一五”期间应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和装备水平,研制快速、准确鉴定食品中危害物质的技术和装备,进―步研发病原微生物的抗性、病原的控制等预防技术及储藏技术和装备。
食品和包装机械形成行业已20年了,相对于食品工业,还是一个新行业。这20年又是世界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新技术不断在行业上应用,而国内行业的基础薄弱,技术及科研力量不足,其发展相对滞后,在某种程度上拖了食品和包装工业的后腿。总体发展虽然较快,但食品及包装工业发展更快。2005年末,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总产值约为620亿元,而国内市场需求达到850亿元。而到2010年,国内行业总产值可达到1300亿元(现价),而市场需求可能达到2000亿元。这个市场的空间将会有国外设备来填补。“十一五”的目标是要缩小这个空间,为食品工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使、包装大国向包装强国迈进,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让进口设备在国内市场上只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这就要求国内食品和包装机械的年发展速度超过18%,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5%。
我国的食品和包装机械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实事求是的讲与国外产品间的差距仍差20年。主要表现在:
1.产品品种及配套数量少。我国出售的包装机械到2000年为止食品机械的品种为2000种,包装机械则不到1700种,国外的数字为食品机械3000种,包装机械2300种。国内大多以生产单机为主,而国外多配套生产,很少单机销售。所以品种无法满足国内食品和包装企业的需要,而机械生产厂的单机销售上使企业利润微薄,无法达到成套设备出售的高利润。
2.技术水平低:主要表现在控制技术和产品可靠性差,技术更新速度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范围窄,目前我国只有5%的机械设备达到国外发达国家90年代的水平。占20%的机械达到80年代水平,60%的机械才达到国外70年代的水平,通过具体的数字表明国内机械水平落后的状况。
3.产品质量差:总体上来讲,设备生产率低,能量消耗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差。造型落后、外观粗糙,基础件和配套件的寿命低。
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正因为我们的食品和包装机械有这些不足之处,使我国大型的食品企业采用从国外引进生产线的方式,每年的进口额为10-15亿美。
国际上包装和食品机械的发展是以大客户的要求为目标,带动相关机械的发展。大客户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生产效率要求越高越好。这样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满足交货期。高速包装机要求与前道工序要有相关衔接,不需搬运环节,包括控制衔接,整个生产线按生产及包装工序排列要做到倒序启动,顺序停机。如冷灌装生产线从塑料原料自动上线到饮料灌装、大包装码垛全部自动在封闭车间内进行。
二是可适应产品的更新变化。包装机械要具有很高的柔性和灵活性,生产线允许在一定的尺寸范围内包装物大小可以变化。因为产品的生命周期远短于设备使用寿命,变更产品及包装不至于更换昂贵的包装生产线。
三是设备常见故障迅速排除。解决方案预先输入电脑,当设备出现常见的故障时可以自行诊断,亦可实行远程诊断并排除故障。
四是要求具有自动识别功能。一方面可以自动识别包装材料的厚度、硬度、反弹力等,通过电脑反馈到机械手调整动作幅度,保证不反弹。另一方面,各种不同的产品,如形状各异的巧克力或点心等,装到同一盒中,其排列是有规律的。生产线传递的产品是无序的,可用探头扫描,确定不同形状的物料位置,再反馈到不同的机械手,它会准确无误地将物品按准确的位置及方向放入托盘中,快而且准,排除人工操作的视觉及手指的疲劳。
五是可以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包括噪声、粉尘污染,并尽量减少废弃物,这一点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尤为重要。食品原料在加工时不仅收获主要产品,如玉米加工,产品。除了玉米淀粉外,还有玉米油、色拉油、人造.黄油、葡萄糖、玉米蛋白及饲料,以及污水处理等生产全过程,均,为自动化。没有废弃物、没有污染,其它产品的价值已大大超过玉米淀粉的价值。
当前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新产品开发周期长、模仿多、创新少,这不仅与设计人员的知识水平有关,也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有关。
我国包装机械今后的发展走势主要为:
1、包装行业的发展要主动贴近其他行业,这是该行业的生存之本,也是包装机械的发展之本。如果只顾自身发展,而不是在其他上、下游行业需求下发展自我,将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包装行业的发展,首先是通过其他行业的发展才能体现出来,如果不是按照相关行业对我们的需求去开发和生产,则我们自身开发和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无用的。因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必须重视该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衔接问题。
2、加强总量控制,加速与国际接轨。下一步发展走势是把多余的调下来,把空缺的补进去。一是加大开发力度,进行有效投入和生产;二是提倡企业间建立长期、固定的供求关系,防止盲目生产、重复引进、重复布点和自相残杀的局面出现。同时,国内包装业一定要放到世界包装业中去发展,这样才能加速与国际的接轨,才能全面观察和体验世界包装的发展动态,才能争取时间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3、包装材料向节能低耗、防污染、高功能方面发展。加快发展具备阻隔、耐高低温、高强度等功能的包装材料,使其适应不同产品对包装制品的特殊要求。针对包装产品的市场需要,不断提高设计开发能力,重点设计开发新型包装材料和替代进口材料,缩小包装制品加工与原材料供应不平衡的差距。纸、塑料、玻璃、金属四大包装基材的多品种系列开发,又要进行多种基材的复合品种开发。
4、包装机械向机电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方面发展。以包装工业中急需的、量大面广的成套技术装备为重点,增加品种,扩大规格,填补国内空白;以微电子和计算机先导,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增强自主开发能力,促进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努力解决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精度、质量和技术难题,提高包装机械整体制造水平。在实现机电一体化的基础上,进面向包装机械智能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