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聚酯瓶啤酒包装是否已到成熟期

2007-04-05 09:253050

聚酯瓶包装啤酒替代比较传统的玻璃瓶包装啤酒,在安全、轻量、时尚三大特质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这一点应该是得到了业内外人士共识,是无可争议的。但其技术经济可行性的关键所在──双向阻隔性能和价格成本,经过业者多年的不懈努力,也有大幅提升,似乎也不存在问题。目前在中国啤酒市场上,聚酯瓶至今推广不力,形不成气候。尽管有关业内人士在专业媒体上大声疾呼:聚酯瓶包装啤酒已进入“采摘”季节。但仍然“雷声大,雨点小”,甚至“雷声不大,雨点更小”,总之“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持观望态度者众。谁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

    去年夏天健力宝推出的“爆果汽”,在饮料市场上硬是以更时尚更新颖和某种程度上的“另类”包装,实实在在地“火”了一把。由此可见,力推聚酯瓶包装液体食品,在市场开拓上将会展开一个多么大的天地。对于啤酒应该也不会例外。

    但在啤酒行业为什么至今聚酯瓶包装总是进展不大呢? 可能有方方面面的原因,而认识观念上的障碍和误区,恐怕是主要的症结所在。

    问题之一:关于保质期

    2003 年1 月1 日正式施行的啤酒新国标GB4927 - 2001 规定:

    瓶装、听装(生、熟) 啤酒的保质期不少于60 天,桶装(生、熟) 啤酒不少于30 天。鲜啤酒的保质期不少于5 天。

    重要的是啤酒新国标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就明确指出“本标准4. 1 、4. 4 、7. 1 和7. 2 等条是强制性条文,其余条文都是推荐性的。”而4. 1和4. 4 是啤酒的技术要求,7. 1 和7. 2 是啤酒的标志和包装,以上关于啤酒保质期的标准只是推荐性条款,并且在啤酒新国标中对此还作了明确规定。

    以上标准规定的条文和精神,比老标准有很大的变动:一是保质期时间上大大缩短了,老标准规定保质期不少于120 天,甚至有的企业规定为180 天;二是在老标准中对此是作为强制性条款,似乎非如此不能保证啤酒质量,不能保护消费者利益。事实却并非如此。

    啤酒不同于其他酒种,例如白酒、黄酒或葡萄酒,不是越陈越醇,储存时间越长其价值越高。啤酒卖的是“鲜货”,从生产到消费,这一时间段越短,啤酒的新鲜度就越有保障,价值就越高。其消费质量是和时间成反比,与其它酒种如白酒等正好相反。如果说时间就是质量,对啤酒来讲从生产到消费的时间段越长,新鲜度质量损失就越大。于是,近年啤酒生产企业普遍重视新鲜度管理,有承诺“同城消费当日酒当周酒”的,有承诺“同省消费当月酒的”,而超过新鲜度管理日期的,无条件招回。这种经营方式为啤酒企业带来极大的品牌效益,因为其遵循的是消费者价值最大化。过去,长达4 个月甚至半年的保质期,实质上是延续罐头食品的传统质量要求,是以损害消费者对啤酒的新鲜度价值来换取降低生产经营啤酒的市场风险。“啤酒卖不掉吗? 不要紧,反正保质期长,时间有的是,慢慢卖吧”。

    有鉴于此,在啤酒新鲜度至上和啤酒消费者价值最大化的观念支配下,对聚酯瓶包装啤酒就要根据保质期不同,对啤酒聚酯瓶本身的结构和成本价格,也要作适度的分档,从而达到聚酯瓶包装啤酒更为合理和有竞争性的性价比。对于作为快速消费品的啤酒这一特定商品来讲,这一点认识观念上的突破是至关重要的。

    问题之二:关于传统工艺

    包装材料供应商,将聚酯瓶包装啤酒的首要目标聚焦在经巴氏杀菌的PET 啤酒瓶的研发上,其出发点在于目前中国啤酒绝大部分,至少占90 %以上都执行的传统工艺,即灌装后经巴氏杀菌,得到足够保质期和货架寿命的熟啤酒。甚至为适应灌装后高温处理的工艺条件,连封盖结构也继承传统马口铁皇冠盖,这种出于遵从传统工艺,试图将聚酯瓶包装啤酒对玻璃瓶包装啤酒实现“等效置换”的战略定位。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首先,聚酯瓶包装啤酒不可能与玻璃瓶包装啤酒完全“等效置换”。聚酯瓶可以遵从传统工艺,满足巴氏杀菌的高温工艺条件,但这样势必选用耐高温聚酯材料,成本和性价比上会失去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其次,假如能从维护和追求消费者价值最大化的研发宗旨出发,恐怕应该首先将人类消费追求天然回归自然,这样一个大趋势和大背景下,正确引导消费,奉献给消费者不同于传统工艺熟啤酒的执行无菌冷灌装的全新工艺,这样的工艺路线带给消费者的是口味更纯正,营养更丰富的生鲜啤酒。与此同时,由于取消了传统的包装后巴氏杀菌高温处理,可以选用更具有价格竞争力和更高性价比的聚酯材料,传统的马口铁皇冠盖也可以更换为鲜艳美观,方便开启和可重复封口的塑料拧断盖,令新型聚酯瓶包装啤酒整个商品形象焕然一新,从而对消费苦更有吸引力,何乐而不为呢?

    生鲜啤酒的无菌冷灌装要有三大基本条件:一是本身酒体的无菌,二是包装材料瓶和盖的无菌,三是设备包括环境的无菌。采用聚酯瓶就可将生鲜啤酒的无菌冷灌装中对于包装材料的无菌保证一步到位,其微生物风险比较采用回收玻璃瓶,至少降低了整整十倍,即一个数量级。

    权衡利弊,对于传统工艺的取台,聚酯瓶首发目标的决策,值得斟酌。

    问题之三:关于市场定位

    就像不可能一枪就把满林里的鸟都打下来一样。聚酯瓶包装啤酒的市场定位也要在啤酒消费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期分批推出主打产品。

    中国的啤酒消费市场最大宗的应该是餐饮和家庭消费,目前其主力商品包装是640ml 装啤酒。现在其商品容量有向两头分化的趋势,即逐渐小瓶化为500ml 和大型化到750ml ,甚至1L 、2L 以上的大包装。而歌厅酒吧和运动场馆以及旅游在途,原为易拉罐包装的啤酒消费市场,则有望为500ml 以下,如330ml 小瓶装啤酒进入。

    就像所有的商品有高、中、低档的分层一样。当年易拉罐的啤酒饮料包装进入中国消费市场,是以高档包装商品的面目出现的。对此我们可能还记忆犹新。尽管在西方国家消费市场上,易拉罐啤酒饮料是最大众化的方便食品,而对于啤酒这一特定的易拉罐包装,由于灌装过程的广口敞开,远比啤酒瓶装包装与空气的接触面要大得多,因此其增氧量也要高于瓶装啤酒,所以在啤酒内在品质上应该是逊色于后者。但由于包装新颖,中国消费者图个新鲜,当时就把易拉罐啤酒误作为高档消费。然而随着时光流逝,消费渐趋理性与成熟,现在再把易拉罐啤酒当作高档消费的人,应该不多了。

    聚酯瓶包装啤酒的市场定位理应是作为大众快速消费品,定位恐怕无论如何也不能定位到高档消费吧? 或许也重涉当年易拉罐啤酒一开始就以高档商品的身价进入高档消费领域也说不定? 如此“歪打正着”,有可能,我们拭目以待。

    今后,合理的市场细分似乎以量大而广的大众消费水平中低档啤酒,应该是价廉物美的,安全轻量时尚的聚酯瓶包装啤酒。少数身价高的特色高档啤酒产品才是用玻璃瓶包装的精品,当然其价格也不菲。至于时尚的另类的聚酯瓶包装啤酒在特定的消费场合,如大型运动会、歌舞场、文化娱乐集会或旅游在途移动消费,则聚酯瓶包装啤酒产品跻身高中档消费场合也是可能的。

    总之,消费市场随着对象场合的不同,细分市场既是可能也是必要的,产品的策划设计就要有针对性地,就像编织一张硕大的网,创造条件将消费市场这个商品大森林里的鸟, (不太可能是所有的鸟) ,一网打尽。

    结论是:市场定位要根据具体对象进行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具体对策。

    问题之四:关于设备改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推广聚酯瓶包装啤酒实现规模化生产,就要具备适用于聚酯瓶灌装封盖的瓶装生产线。由于我国当前大量使用玻璃瓶包装啤酒,现在啤酒厂的瓶装生产设备不适用于聚酯瓶包装啤酒灌装和封盖,为此南京轻机设计院就不同的聚酯瓶包装啤酒的配套条件和定位,研究了不同的设备改造方案。

    聚酯瓶包装啤酒的灌装生产线的老设备改造的要点如下:

    1. 聚酯瓶不能抽真空,在现行灌装设备上可以用CO2置换空气的办法来控制灌装过程中啤酒的增氧量,就如同目前在易拉罐灌装啤酒中施行的CO2置换空气的工艺一样,效果是肯定的,增氧量一般能控制在0. 05mg/ l 以下,当然CO2消耗量比较抽真空的老工艺要大,一般约2 倍~3 倍。

    2. 聚酯瓶本身重量很轻(最轻的500ml/ 瓶仅28 克) ,在输送传递和灌装封盖工艺过程中只能以瓶颈定位夹持(而非玻璃瓶瓶底定位输送) ,长距离空瓶转移用空气输送,定位准确,输送效率高。

    3. 如果仍采用马口铁皇冠盖封口结构,压盖模具要更换。

    根据聚酯瓶提供上线方式不同,新线可以有以下不同配置:

    A. 空瓶→卸垛机→冲瓶机→灌装压盖(拧盖) 机→B. 瓶坯→吹瓶机→冲瓶机→灌装压盖(拧盖) 机→C. 空瓶→卸垛机→冲灌拧三合→组合机→D. 瓶坯→吹瓶机→冲灌拧三合→组合机→E. 瓶坯→吹冲灌拧四合→组合机→

    无论是老的灌装生产线设备改造还是新线配置,应该说所凭据的技术都是成熟的,尤其对于南京轻机10 年前就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司配置PET 瓶专用灌装生产线和玻璃瓶/ 塑料瓶两用线,因此目前在聚酯瓶包装啤酒的项目设备改造中,可以说是驾轻就熟,技术上有100 %的把握。

    塑料的出现,如果追溯到约在20 世纪20年代中期,德国科学家斯陶丁格(Staudinaer) 首次提出,可以经过化学聚合反应,将具有相同化学结构的单体(Monomer) 的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组成新的大分子化合物( Polymer) ,从而得到一系列性能优越的新型材料。为此,斯陶丁格本人于1953 年荣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当年诺贝尔化学奖。

    从1930 年高分子科学概念确立至今,已过去了近3/ 4 世纪,现在世界上已有800 多万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而且还在以每年约25 万种的速度递增,其中相当一部分有发展成为新材料的潜力。目前的高分子有机聚合物材料也就是塑料,全世界2002 年总产量也达1 亿6 千万吨,仅次于钢铁总量。中国的塑料制品全年产量也达到了1500 万吨,位居世界第二位。

    材料被称之谓“工业之母”和“产业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类社会现代化文明的重要支柱,每一种新材料的出现都会给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一一次新的飞跃,像高分子有机聚合物半个世纪以来的问世和发展,几乎已渗透到人类生活衣食住行的所有领域,举目所见触目皆是,真是不可一日无此君。有家塑料包装材料供应商的广告词:“包装全世界”。

    有什么不可以用塑料包装的?

    就连最敏感最娇贵,几近人命关天的静脉大输液,也已经开始塑料包装代换玻璃瓶包装的大行动。据报道,我国到2002 年底已有各类输液厂商约380 家,年产输液包装玻璃瓶30 亿瓶,由于玻璃瓶包装体积大,重量重,易碎不便运输,流转和使用过程瓶损严重,影响了工厂的效益和医院使用,鉴于目前国外市场如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基本淘汰了输液的玻璃瓶包装,我国目前已有约26 家工厂引进了各类塑料软包装生产线,全部生产能力约占全国输液包装产量的5 %左右。医药行业已做出规划,在未来10 年内将逐步淘汰玻璃瓶输液包装,把先进、安全、可靠方便的塑料输液包装提供给救死扶伤的医护卫生第一线。这将是输液包装行业的一场工艺和技术的革命。

    聚酯瓶包装啤酒目前已有很好的行业基础和条件,可以期待:我们不久将迎来啤酒包装大变脸的时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玻璃利润环比持续改善

0评论2024-10-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