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聚丙烯与聚乙烯市场活跃,价格稳中有涨,尤其是聚丙烯价格已创出去年以来的新高。下半年市场喜忧参半,经济的持续增长、需求量的继续增加都为产品市场价格提供有力支撑,而国内产能的集中扩张、国家宏观政策的进一步实施等,又将抑止价格上涨。总体看来,下半年产品价格波动幅度的范围将会变小,全年的均价将略高于2005年。
一、2006年1-6月份烯烃产品价格走势回顾
(-)聚乙烯、聚丙烯价格走势回顾(以Q200、T300为例)
在国内包装材料、日用塑料制品等需求强劲、建筑用塑料制品需求保持大幅增加、东南亚乙烯、丙烯价格大幅走高的刺激下,今年上半年国内高压聚乙烯、聚丙烯市场价格稳中有涨,聚丙烯的价格已经创出了去年以来的新高,高压聚乙烯价格也已经接近去年的高价位。本文以华东地区高压聚乙烯、聚丙烯市场为例进行分析,以便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今年1月份,在国际原油、乙烯价格大幅的影响下,激发了市场的人气。在市场人士不断炒作下,国内高压聚乙烯价格快速上涨,1月份Q200均价为11175元/吨,较2005年12月份涨幅为5.92%;聚丙烯11200元/吨,较去年12月份上涨6.2%。2月份由于是春节长假,在成交量有所萎缩、下游开工率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价格走势相对平稳,高压聚乙烯市场为11300元/吨,较1月份上涨1.11%;聚丙烯均价为11300元/吨,较2月份上涨0.89%。3月份高压聚乙烯市场尽管是历年的销售旺季,但东南亚乙烯、丙烯价格下跌、国内库存量大幅增加、市场销售不畅等因素使得价格上涨乏力,由于中石化采用了挂牌价格以及调配资源的策略,使价格下跌的幅度明显得到了控制,高压聚乙烯月均价为11225元/吨,较2月份下跌75元/吨,聚丙烯11000元/吨,较2月份下跌200元/吨。
4月份在线性聚乙烯销售旺季来临、价格上涨的带动下,高压聚乙烯下跌的趋势得到了抑制,月均价为11213元/吨,较3月份下跌0.11%;而聚丙烯在成交量的放大下,价格出现了率先反弹,月均价为11125元/吨,较3月份上涨1.14%。进入5月份,在高压聚乙烯市场大量买盘的介入下,价格大幅上涨,高压聚乙烯月均价为11925元/吨,较4月份上涨6.35%;聚丙烯均价为11700元/吨,较4月份上涨5.17%。6月份,高压聚乙烯月均价为12412元/吨,较5月份上涨487元/吨,聚丙烯为11950元,较5月份上涨250元/吨。
上半年高压聚乙烯Q200均价为11541元/吨,较去年同期11990元/吨下跌了3.74%,而聚丙烯T300均价为11379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3.66%(见图1略)。
(二)上半年东南亚乙烯、丙烯价格大幅上涨
今年以来,东南亚乙烯价格大幅上涨,1月份为1093美元/吨,较2005年12月份上涨24.2%,聚丙烯均价为1017美元/吨,较2005年12月份上涨9.35%,由于1月份乙烯、丙烯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在市场获利盘的回吐下,2、3月价格快速回落,3月份乙烯价格为997美元/吨,丙烯为1002美元/吨,分别较1月份下跌8.78%、1.47%。进入二季度,在东南亚部分乙烯生产装置逐渐进入检修期、市场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下,乙烯、丙烯价格大幅上涨,5月份乙烯为1122美元/吨,较1月份上涨2.65%,丙烯为1100美元/吨,较1月份上涨8.16%。6月份乙烯、丙烯分别较5月份上涨83美元/吨、1美元/吨。
(三)上半年东南亚聚乙烯、聚丙烯价格大幅上涨
1月份,东南亚高压聚乙烯、聚丙烯市场在大量买盘的介入下,价格大幅反弹,高压聚乙烯为1108美元/吨,较2005年12月份上涨4.72%,聚丙烯为1125美元/吨,较2005年12月上涨6.6%;2月份在价格上涨惯性的作用下,高压聚乙烯价格继续上涨至1130美元/吨,较1月份每吨上涨22美元,聚丙烯价格走势相对稳定,价格为1126美元/吨,和2月份基本持平。3月份东南亚高压聚乙烯价格小幅回落,月均价为1097美元/吨,较2月份下跌2.92%,聚丙烯较2月份下跌3.37%。二季度、高压聚乙烯、聚丙烯价格大幅反弹,5月份高压聚乙烯均价为1211美元/吨,较1月份大涨9.29%,聚丙烯均价为1203美元/吨,较1月份上涨6.93%。6月份高压聚乙烯、聚丙烯丙烯分别较5月份上涨49美元/吨和27美元/吨(见图2略)。
二、上半年市场特征
(一)华东地区高压聚乙烯价格走势弱于聚丙烯
2005年1、2月份尽管是国内春节的长假,但高压聚乙烯、聚丙烯市场在成交量的放大下,呈现出量价配合的走势。3、4月份,高压聚乙烯市场在成交量的萎缩下,价格出现了小幅调整,而聚丙烯价格经过3月份的小幅调整后,4月份价格先于高压聚乙烯价格反弹。5、6月份在流通商积极参与市场炒作及销售旺季来临的情况下,价格大幅上涨,聚丙烯价格已经创出了2005年以来的新高,走势明显强于高压聚乙烯。
(二)东北亚乙烯生产装置集中检修,货源供应不足
上半年,东北亚乙烯生产装置检修增多,日本有5套共计285万吨乙烯装置检修(AsahiKasei、Showa Denko、Tosho、Keiyo以及Mitsbishi)、韩国有2套共计133万吨乙烯装置的检修(LG Chem和Samsung),另在泰国Titan年产25万吨乙烯装置检修、台湾FORMOSA公司考虑年产130万吨乙烯降低开工率的情况下,乙烯供应量不足。在市场人士预期烯烃产品链价格将会上涨的作用下,东南亚乙烯、丙烯、PP价格被大幅拉高。
1-6月份,东南亚乙烯的均价为1083美元/吨,同比上涨16%,丙烯均价为1045美元/吨,同比上涨8.96%,高压聚乙烯为1156美元/吨,较2005年同期微跌1.86%,聚丙烯均价为1150美元/吨,同比上涨8.83%。从以上的数据分析,乙烯、丙烯价格上涨的幅度仍然快于高压聚乙烯、聚丙烯。
(三)2006年上半年国内聚乙烯、聚丙烯产销两旺
1-5月累计,我国聚乙烯产量为244.7万吨,同比增长26.7%,进口量205.6万吨,同比降低2.6%,出口量为4万吨,同比增长55.4%,表观消费量为446.2万吨,同比增长11.1%。聚丙烯产量为244.2万吨,同比增长24.7%,进口量为128.9万吨,同比增长8.5%,出口量1万吨,表观消费量为372.1万吨,同比增长18.5%。塑料制品产量为991.7万吨,同比增长17.6%,对国内聚乙烯、聚丙烯的消费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预计2006年,聚乙烯进口量为500万吨,产量600万吨,表观消费量为1100万吨。聚丙烯表观消费量约为890万吨。
(四)中石化集中销售,价格波动明显变小
2005年下半年,中石化集团就聚乙烯、聚丙烯的销售体制进行了改革,实行了集中统一销售的模式,完成了ERP的实施工程(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对2006年上半年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同时逐渐增加了塑料直接销售和分销的比例,导致价格波动的幅度明显变小,中石化的集中销售对市场的调控能力明显加强,改变了以前市场暴涨暴跌的局面。
三、下半年影响PE、PP市场的主要因素
(一)有利因素
1.国内外经济的继续增长刺激合成树脂需求量增加
2006年,由于国内外经济的继续增长,使得国内对合成树脂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预计2006年国内合成树脂消费量将达到3400万吨,较2005年增加7%。聚乙烯需求量超过1100万吨,高压聚乙烯超过300万吨,聚丙烯超过890万吨,市场仍有一定的缺口。
2.功能性塑料需求将会继续增加
高压聚乙烯大部分用于通用薄膜料、农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情况下,预计2006年下半年包装薄膜产量、农用的薄膜料需求量将会继续增加,多功能、医用塑料、环保型高分子生物材料将会受到市场的青睐。随着我国电力电缆产品需求的增长,国内高档的电缆料、管材料仍有较大的缺口。目前国产聚丙烯典型牌号有EPS30R、J340、K8003、K8303、1340、1440、V30G、M2101R、M700R、M180R、K7726、1947、SP179、EV14R、HHP4等,尽管如此,我国PP注塑料产量仍然不能满足需求,从韩国、日本、新加坡、欧美和中东地区进口部分的专用料。因此国内塑料生产商应多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拓展市场高附加值产品份额。
3.高压聚乙烯、聚丙烯关税下调
2006年高压聚乙烯关税税率由2005年的10.3%下调至9.1%,聚丙烯调至8.6%,税率调整不大,只能算做是一次微调,对国内高压聚乙烯行业的整体赢利能力影响不大。
(二)不利因素
国内消费物价大幅提高,特别是近期在能源、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东南亚乙烯、丙烯供应不足,价格处于高位的情况下,仍对高压聚乙烯、聚丙烯生产商造成一定的压力,导致赢利水平降低。
1.近年来年国内集中扩能过快
近年来国内聚乙烯产能扩张较快,如,扬子石化HDPE产能由16万吨/年扩至23万吨/年、扬巴40万吨/年LDPE、上海赛科60万吨/年聚乙烯、吉林石化新增30万吨/年LLDPE、大庆石化新增12万吨/年高压聚乙烯。福建炼化与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合资的福建石化项目将新建3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这些项目的建成,将会导致2006年下半年聚乙烯、聚丙烯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在一定的程度上压缩高压聚乙烯、聚丙烯价格上涨空间。
2.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
近期,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银监会、国土资源部等联合发文,对房地产进行调控,用于建筑材料方面的聚乙烯、聚丙烯市场的需求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将会影响国内高压聚乙烯下游产品的出口,使部分外销的产品又转向国内市场,导致部分产品供应过剩,进一步加大了国内市场的销售压力。
3.其他不确定因素
如产油国地缘政治紧张,恐怖分子的活动、自然灾害对国际原油价格影响的问题,将会影响到聚烯烃产业链价格的走势。
四、2006年下半年塑料价格走势预测
尽管7月是传统销售淡季,但由于今年市场销售旺季明显晚于往年,预计7月份价格仍将处于高位整理。8月底随着部分下游生产厂的备料,市场将展开第二轮的销售旺季并一直维持到10月中旬。11、12月面临高压聚乙烯、聚丙烯生产厂的压库、资金回笼等问题,高压聚乙烯、聚丙烯各大产品的价格将会先跌后涨。预计2006年全年高压聚乙烯全年均价在11600元/吨左右,聚丙烯(T300)的全年均价在11300元/吨左右,略高于2005年的平均水平。
五、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尽管2006年世界石化业处于景气周期的末期,但在国际原油市场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将会导致国际乙烯、丙烯、高压聚乙烯、聚丙烯价格走势的坚挺。从产品分配模式的改变来看,高压聚乙烯、聚丙烯生产商的利润较往年仍有下降。从价格的波动幅度考虑,由于中石化的集中销售,产品直销比例的扩大,预计2006年下半年价格波动幅度的范围将会变小,全年的均价略高于2005年。
(二)建议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聚烯烃专用料的需求已经进入了快速的增长时期,特别在管材制品方面,国际上主要应用的饮水管、燃气管已经进入了第三代的水平,而国内大部分的产品仍处于第二代,只能用于穿线管、农用灌溉用管。对涂层料、电缆料这些发展较快的领域,我们应注意高技术含量的开发。
从总量上分析,到2006年下半年我国聚乙烯、聚乙烯市场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按照目前的改扩建计划,高档的电缆料、管材料仍有较大的缺口。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而国内乙烯成本较国外偏高10%-15%,制约了我国塑料树脂及其制品的发展,而且国内研究开发新产品方面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不利于高附加值品种的研究及开发。
2006-2007年是聚乙烯、聚丙烯扩能较集中的几年,生产装置规模越来越大,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出,竞争将日趋激烈。特别是茂金属PP和纳米PP的开发成功,必将对传统的PP产品产生一定冲击。国内中小规模老装置在今后的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因此根据自身的优势及早开发适销对路的高附加值新产品,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此建议新上投资项目应考虑提高专用料比例,降低低档通用料的比例;扩大生产汽车专用料市场份额;改进PPR管材料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取代进口料;进一步深入开展(可降解)PP发泡材料的研究,扩大应用领域和市场份额。
总之,2006年下半年高压聚乙烯、聚丙烯市场不利因素仍然较多,特别在国内高产能集中扩大的情况下,将会抑制产品价格的大幅走高。但江、浙、沪、广东地区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压聚乙烯、聚丙烯的需求量将会继续增加,市场仍将保持活跃的态势,笔者认为上述四个地区仍可作为2006年下半年塑料市场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