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1月9日消息:截至11月7日当周,全球油籽价格波动加剧,芝加哥大豆期货从16个高点回落,因为中国采购规模不及预期,令中美元首会晤带来的贸易乐观情绪迅速降温。市场关注焦点转向美国农业部即将发布的供需报告。
周五(11月7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1月大豆期约报收11.17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涨0.2%;11月船期1号黄大豆在美湾的现货平均报价为每蒲11.8825美元,下跌0.3%。12月豆粕报收每短吨317.1美元,下跌1.4%;12月豆油报收每磅49.68美分,上涨2.1%;泛欧交易所2月油菜籽期约报收478.50欧元/吨,下跌0.4%;加拿大1月油菜籽报收640加元/吨,上涨0.5%;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现货报价为每吨431美元/吨(含33%出口税),下跌0.2%。周五,ICE美元指数报收99.471点,下跌0.16%。
贸易协议前景:希望与现实的拉锯
市场情绪的核心驱动力依然围绕着中美贸易关系展开。上周达成的初步协议中,中国承诺在未来两个月采购至少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未来三年维持每年2500万吨的采购量,这一消息最初点燃了市场的乐观情绪。然而,随着细节逐渐清晰,现实挑战浮出水面。尽管中国已宣布自11月10日起恢复三家美国谷物公司的对华出口资质,并将暂停部分报复性关税,但美国大豆仍面临10%的额外关税,这使得其价格相较于仅征收3%关税的巴西大豆显著缺乏竞争力。这种价格劣势严重阻碍了中国买家大规模转向美国市场的积极性,导致市场对1200万吨采购承诺的落实能力产生质疑。
供需基本面:南美播种与北美收官
南美产区的天气与播种进度继续为市场提供长期指引。巴西马托格罗索州播种进度已达85.7%,但全国整体进度47%仍滞后于历史均值,降雨分布不均仍是潜在隐患,南部部分地区土壤湿度不足可能影响单产潜力。阿根廷大豆播种刚刚开始,进度为4.4%,虽然初期天气条件总体有利,但未来降雨模式仍需密切关注。
北美方面,美国大豆收割已近尾声,天气条件总体有利,收割进度已超九成。这意味着市场关注点将转向出口销售以及国内压榨等需求表现。
宏观与政策环境:不确定性笼罩
政策层面不确定性依然高企。美国最高法院正在审理关于特朗普政府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关税的合法性问题,最终裁决可能需数月时间。尽管政府表示在最高法院审理期间不会宣布新关税,但法律挑战的结果将为未来贸易政策方向奠定基础。此外,EPA近期批准了部分小型炼油厂的生物燃料掺混豁免申请,这对豆油生物燃料需求前景构成轻微压力。
未来一周展望:关键报告定方向
未来一周市场将聚焦于美国农业部11月14日发布的供需月报。这份报告将包括对美国大豆单产和产量的更新以及对南美新作产量的初步预测。
短期内,市场走势将继续取决于中国采购需求的实际兑现情况。任何关于新销售的消息都可能推动价格反弹,而持续采购静默则可能使价格面临回调压力。技术面上,市场在近期高点附近遭遇阻力,需要新的利好刺激才能实现有效突破。
下面是未来一周的大豆要闻摘要。
中国取消部分美国农产品关税,但本周未采购更多美国大豆,因价格偏高
中国国务院关税委员会周三宣布,自11月10日起,将取消3月初对美国农产品加征的10%到15%的报复性关税。但是美国大豆进口仍需缴纳13%关税,相比之下,巴西和阿根廷只需缴纳3%的关税。分析师表示,即使没有13%的关税,2025年12月和2026年1月交货的美国大豆FOB报价也仍略高于巴西大豆。目前2026年2月交货的巴西大豆报价要比美国报价低近1美元/蒲。
自媒体报道上周中国购进约7船美国大豆以来,本周未确认中国进一步采购美国大豆,而是报道中国买家订购20船巴西大豆,其中10船12月发货,10船明年3月至7月发货。这令市场情绪转为谨慎。
从报价来看,11月6日,美湾大豆报价为每吨445美元,较一周前上涨7美元,相比之下,阿根廷上河地区的大豆报价为427美元/吨,下跌1美元;巴西帕拉纳瓜港口大豆报价为每吨448美元,上涨5美元。
美国大豆收获估计完成近九成
因美国政府继续停摆,美国农业部暂停发布关键报告。分析师预期,截至11月2日,美国大豆收割完成91%,上周估计为84%,去年同期为94%。分析师还预期,截至10月30日当周,美国2025/26年度大豆净销售量为40万到200万吨。
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至10月30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965,063吨,位于预期范围低端,环比减少17%,同比减少58%。2025/26年度迄今美国大豆出口检验总量达到778万吨,同比减少40.0%。
关注下周五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
美国农业部将于11月14日(北京时间周六凌晨1点)发布11月份供需报告,该报告将包含9月份以来首次更新的美国大豆单产和产量预估数据。标普全球本周维持2025年美国大豆平均单产预期不变,仍为每英亩53.0蒲;大豆产量预计为42.60亿蒲,略低于此前预测的42.61亿蒲。斯通艾克斯(StoneX)本周将2025年美国大豆平均单产预期下调到53.6蒲/英亩,低于此前预测的53.9蒲。作为参考,美国农业部在9月份供需报告里预测美国大豆单产为53.5蒲/英亩,高于2024/25年度的50.7蒲/英亩。大豆产量预计为43.01亿蒲,比上年减少1.5%。
巴西大豆播种近半,落后于历史均值,天气令人担忧
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称,截至11月2日,巴西大豆播种完成47.1%,低于去年同期的53.3%,也落后于五年均值54.7%。作物专家迈克尔·科尔多涅博士表示,巴西大豆单产潜力可能下降,因为部分地区过度潮湿,而部分地区天气过度干燥,对新播种的大豆作物不利。目前巴西的北部地区正遭受干旱。
阿根廷大豆播种季开始,关注拉尼娜影响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周四表示,阿根廷大豆播种进度为4.4%,低于去年同期为7.9%。交易所表示,10月下旬到11月初的干燥天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南部潘帕斯草原地区水分过剩的问题。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的天气研究团队表示,拉尼娜现象预计将持续到年底,并且可能不会在明年年初完全消散,这可能是决定最终单产的关键因素。拉尼娜现象通常造成潘帕斯草原地区天气炎热干燥。
FAO:10月份全球植物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9%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报告显示,10月份全球植物油价格指数平均为169.4点,较9月份上涨1.5点或0.9%,达到2022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主要原因是棕榈油、菜籽油、豆油和葵花籽油价格上涨。国际棕榈油价格在上月回落后小幅反弹,主要受到印尼计划2026年提高生物柴油掺混比例后出口供应预期趋紧的支持,尽管马来西亚的产量高于预期。10月份全球葵花籽油价格连续第四个月上涨,主要原因是黑海地区葵花籽油供应有限,而黑海地区葵花籽收割延迟以及农民囤货惜售导致供应短缺。与此同时,全球菜籽油价格因欧盟持续供应紧张而上涨,豆油价格则因巴西和美国国内需求增加而上涨。
来源:博易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