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分析师称中国需要在年底前采购1300万到1500万吨大豆

2025-08-28 08:58110
 外媒8月27日消息:巴西农业投资公司分析师爱德华多·瓦宁表示,中国需要在今年年底前采购高达1300万至1500万吨的大豆,以满足其国内的巨大需求。然而,这一采购任务将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市场供应紧张,加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中国买家在短期内完成如此大规模的采购变得不那么容易。
 
  首先,从明年2月开始,中国国内的大豆库存将面临短缺的担忧。这主要是由于近几个月来饲料产量的持续增长。今年1至6月中国饲料产量同比增长10%,创下了新的纪录。饲料需求增加直接提振了对大豆的强劲需求。
 
  目前中国大豆需求覆盖率偏低。10月份的库存覆盖率(供应可支撑的消费期限)约为65–70%,但进入11月时将下滑至10%左右,显示未来几个月压力骤增。
 
  其次,市场供应方面存在不确定性。虽然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新豆收成将再次成为中国的主要供应来源,但是分析师认为,中国在年底前要从巴西采购如此大量的陈豆并不现实。这使得中国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其他市场,尤其是美国。
 
  然而,美国市场同样面临挑战。由于美国供应也趋于紧张,价格可能因此推高。此外,汇率波动、物流成本以及国际贸易关系等因素,都可能增加采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种全球性的供应紧张,意味着买家在议价和选择上都将处于不利地位。
 
  全球市场博弈:如果中国选择大量从美国采购(1500万到1800万吨),将提振全球大豆价格;反之,若采购规模低于 1,000 万吨,则会对价格构成压力。分析师认为,虽然类似于2020年的中美大豆贸易协议可能重演,但是目前看起来更可能是一系列较小规模的“零星采购”谈判,而非一次性大宗交易。
 
  对巴西的冲击:巴西目前已经售出了约80%的大豆产量,且保持较高的出口溢价。如果中国转向美国采购,巴西国内大豆价格可能下行,最多可能每吨下跌约30 美元;但因国内需求稳健,有望缓解部分下行压力。
 
  市场价格与未来展望:由于买家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采购,市场看涨情绪可能增强。特别是当中国大规模采购需求在市场上形成共识时,大豆期价(例如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可能会受到提振。
 
  总体来看,在短期内,全球大豆市场将继续保持紧张态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采购行为将对国际大豆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分析师建议,买家应密切关注南美洲新季大豆的种植和生长情况,特别是巴西,因为其新一季的收成将是缓解市场紧张、平衡供需的关键。
 
来源:博易大师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