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担任中国内资券商--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的管涛在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并称,财政政策方面,在稳增长的背景下,专项债二季度发行快节奏仍将延续,基建投资将成为拉动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他认为,由于疫情对实体经济不同行业造成的影响是非对称性的,这就需要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滴灌。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也离不开总量工具,下阶段要适时出台降准、降息等总量政策。
“从疫情期间出台的直达实体金融工具和再贷款再贴息等货币政策来看,针对性货币政策更具精准滴灌的作用。”他说。
尽管目前美联储加快货币政策收紧步伐,国内的跨境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走势出现一些变化,但总体还保持基本稳定,仍在正常、可控范围内。“这也为我国货币政策环境进一步放松创造了条件。”管涛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周主持召开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称,当前国内外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对经济平稳运行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和挑战;政策举措要靠前发力、适时加力,已出台的要尽快落实到位,明确拟推出的尽量提前,同时研究准备新的预案。管涛受邀出席并作发言。
财政政策方面,管涛认为,在当前市场预期转弱、民间投资消费意愿不高的背景下,相比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能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结构性财政政策可以针对经济痛点、堵点发力;同时,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带动政府投资加杠杆,推动经济复苏,从而可以改善民间投资和消费意愿。”他指出。
关于中美利差倒挂、近期外资流出人民币债券市场的现象,管涛表示,外资近两个月连续流出,可能不完全是利差收敛的结果,要注意地缘政治的扰动。
他并称,仅从中美利差来看,国内的长期中性利率仍会高于美国,加上外资在人民币债券的占比仍较低,长期仍应以流入为主。同时,当前国内所面临的通胀压力相对较小,处在可控范围内,因此货币政策有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