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延迟,收购节奏缓慢。受天气影响,今年玉米收割延迟,11月份又赶上降雪天气,玉米上市延迟,同样都是上市延期,去年的11月有价格暴涨,各方惜售。而今年与之相反,价格涨得不多,但收购进度反而更慢了。归根结底还是中间商的参与度问题,渠道库存偏低,使得农户为当前阶段玉米市场最大的持粮群体,去年贸易商集中抢粮做库存,东北粮年前外流的很少,导致年后市场价格落了大半年,今年贸易商吸取教训,入市收购十分谨慎。因此当前行情有任何风吹草动都只能农户自己来扛了,风险转移不出去。市场余量多中间商购销不积极,供应端卖压爆表,压制玉米价格。
天气影响市场,玉米储存难度增加。当前市场是成也天气败也天气,11月上旬受雨雪天气影响,玉米上市延后,工厂价格一涨再涨,但涨得主要是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受物流紧张及疫情影响,玉米流通困难,价格上涨并不明显。不过涨价没跟上,落价却没落下,降雪过后,气温不降反升,玉米储存受到挑战,部分地区已出现生霉变质情况,农户不得不降价出售。
需求库存偏低,不会过度打压。今年没有临储拍卖,新季玉米上市延迟,这也导致了工厂的库存没有去年那么多。追求极限也意味着破绽多,除了一直都是随行就市采购的山东这类工厂外,东北工厂也要加入抢粮大队,需求端也存在竞争。因此,就算供应大于需求,工厂也不会打压的太狠。今年过年比较早,不循序渐进的补一些库存,压太狠了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前市场粮源充沛,上市进度缓慢,就算有物流、有天气影响供应量,不至于行情直接跳水。但终究,市场供应大于需求,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好在市场还是有一定的需求,而且天气也捉摸不透,很可能会打乱需求端的备货节奏,为了防止翻车,工厂不会对行情打压的太过。另外今年春节提前,12月可能会有传统的春节备货,粮库也会有一定量的轮入任务,存在触底反弹的可能性,但反弹幅度能否超过11月降幅,就要看政策力度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