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黄利斌7月16日表示,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推动实现工业绿色发展,是兑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积极有效举措。我部即将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生产过程、资源利用、产品供给等方面,推动工业及其高耗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绿色制造体系支撑作用,从源头加大减排减碳的力度。
工信部将加快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有色金属、建材、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工业降碳实施路径,推广重大低碳技术工艺,开展降碳重大工程示范,推进各行业落实碳达峰目标任务。
在稳中提质方面,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持续加大。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前5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7%。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比较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芯片短缺等问题也给工业经济运行恢复带来了新的压力。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抓好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成因比较复杂。从总体上看,全球需求恢复快于供给,国内需求恢复快于国际,流动性释放快于实体经济恢复,价格上涨在相当程度上是供需错配、外部输入性影响和投机炒作等因素相互交织、叠加作用的结果。从后期的走势看,与上世纪七十年代及本世纪初两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超级周期”不同,本轮价格上涨更多的是短期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而全球债务高企、贫富分化、人口老龄化等深层次矛盾决定了需求难以长期扩张,且供给明显收缩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所以说难以形成“超周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于中下游行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的问题,近期又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对冲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下一步,我们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支持上下游行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引导产业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供销配套协作,协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要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哄抬价格的行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猪价下降,养殖为何还能盈利
0评论2025-08-2835
国家统计局:2024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增长14.2%
0评论2025-08-2739
“美国农民难以长期承受”,美大豆协会呼吁特朗普取消关税
0评论2025-08-2164
8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7.1287,上调97个基点
0评论2025-08-2180
国际航协:欧盟“绿色”燃油强制令成本高昂且无益于环保
0评论2025-07-2181
农业农村部:七八月份生猪出栏量将有所减少,有利于猪价稳定和养殖盈利
0评论2025-07-18119
国家统计局: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0评论2025-07-1699
外交部:中国经济顶压前行 稳中有进 向优向新
0评论2025-06-2584
5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7.1991,上调75个基点
0评论2025-05-13263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互降超100%关税
0评论2025-05-12114